:::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265 ms
共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體高而側扁,略呈斜方形,體色銀灰。頭、眼、口皆小,牙細,尾分叉如燕。披細鱗。
|
銀鱗鯧(銀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onodactylus argenteus (Linnaeus, 1758)
體甚高,側線從肩部到尾柄逐漸彎曲,幼魚色暗,成魚體銀白。背鰭硬棘7~8,但萎縮,軟條27~31,臀鰭棘3,軟條27~31,側線鱗50~65,體型小,但可長到20~25公分。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由西太平洋到薩摩亞及東非、紅海等地。
河口群集性魚種,也可在淡水中生活,或在淤泥紅樹林或有消波塊、堤坊邊之沿岸,水域活動。以浮游動物、海藻或水中懸浮碎屑為食。
可食用,但經濟價值不高。卻常被馴養為淡水之水族觀賞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銀鱗鯧科(Family Monodactylidae),Silver Batfish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鯧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常見的食用魚。體高而側扁,略呈斜方形。頭、眼、口皆小,尾分叉如燕,鱗甚細,肉細味美。食用時清蒸、煎炸皆宜。如:「豆酥鯧魚」。參見「鯧」條。
|
烏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rastromateus niger (Block,1795)
成魚無胸鰭;背鰭與臀鰭全部被細鱗;成魚背鰭鰭棘埋在肌肉內;稜鱗弱,背鰭基和臀鰭基等長;身體灰色。多被置於僅此一種之烏鯧科(Formionidae)內。最大體長為55公分。
南非,莫三比克,肯亞,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尼,菲律賓。
浮游性魚種,在大陸棚水域,15~40公尺水深之泥質區。日間在為底棲,夜間上升至表層水域,呈大型群體,游泳時常呈側躺現象。以浮游動物為主食。其舌上常有一種寄生性等足類寄生。以流刺網,圍網或拖網捕捉。
屬高經濟魚類,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鰺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銀鱗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高且極側扁。口中型;上頜可伸縮;上下頜具小錐狀齒帶;主上頜骨裸露,無副上頜骨,枕骨上有強大的突起稜骨。前鰓蓋骨具鋸齒緣,具弧形側線。體被易落的小櫛鱗或圓鱗,鱗片擴展至奇鰭上,頰部及鰓蓋亦被鱗。具單一背鰭及臀鰭,背鰭及臀鰭上的硬棘退化,通常覆於皮膚或鱗片之下,其後軟條延長呈鐮刀狀;胸鰭圓形;尾鰭略凹入;稚魚具腹鰭,但成魚的腹鰭退化或消失。脊椎骨9-10+14。 成魚呈銀色,只有在背鰭和臀鰭的末稍顏色較暗,尾鰭淡色或偏黃;稚魚呈銀灰色,頭部並有兩條橫越頭部的暗帶。
|
布氏鯧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卵圓形,甚側扁,隨著成長而逐漸向後延長。第一背前骨呈圓形。尾柄短細,背腹側無肉質稜脊亦無凹槽。吻鈍。眼小,脂性眼瞼不發達。上下頜、鋤骨和腭骨均具細小的絨毛狀齒,隨著成長而漸退化;舌面一般無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含瘤狀鰓耙)7-10。側線幾呈直線狀或微波狀,無稜鱗。無離鰭。第一背鰭5-6硬棘,幼魚時,具鰭膜,隨著成長而漸呈游離狀;第二背鰭與臀鰭同形,前方鰭條延長而呈彎月形;無離鰭;尾鰭深叉,末端尖細。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任何斑點。背鰭暗色;臀鰭暗色至暗橙色而具棕色緣;尾鰭暗色至暗橙色而具黑色緣。
|
斐氏黃蠟鰺(小斑鯧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rachinotus baillonii (Lacépède, 1801)
側線平直,無稜鱗,體彼細鱗;口小;胸鰭短,背鰭棘分離,彼此無膜相連接。體銀色,側線附近有1~5個小斑點。
印度──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在瀉湖附近表水面活動或海潮礁區附近活動,以一些小魚為食,可用延繩釣捕獲。
台灣已有養殖本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鰺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斑點雞籠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近菱形,側扁而高。吻短;唇厚;頦部具一簇頦鬚。眼間隔圓突。上下頜約等長,上頜達眼前緣下方;兩頜齒細弱;鋤骨與腭骨無齒。前鰓蓋下緣具鋸齒;鰓蓋膜與峽部相連,且橫過峽部成一皮褶。鰾之側面有2對盲管突起,突起甚長且分枝極多。體被中大圓鱗,頭部腹面、吻及眼間隔處均無鱗;背、臀鰭具低鞘鱗;腹鰭具腋鱗。背鰭前方無向前平棘;背鰭硬棘與軟條間具缺刻;胸鰭尖長,呈鐮刀狀;腹鰭第一棘延長;尾鰭雙截形或圓形。體銀灰色;體側具4-11條由黑點形成之橫帶。各鰭淺黃色;背鰭具兩縱列暗色斑點。
|
銀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mpus argenteus (Euphrasen, 1788)
身體銀色;尾鰭分叉明顯。
印度太平洋,波斯灣東至印尼到日本。
為底層浮游群聚性魚種。分布在泥質海床水域;分布深度可至100公尺;常與金線魚群,共同出現,以水母,浮游動物為食。
為主要經濟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鯧亞目(Suborder Stromate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鯧科(Family Stromateidae),Pomfrets,Butterfishes
|
白鯧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硬骨魚綱鯧目鯧科。體為側扁橢圓形,有鱗,上下頜有細齒,主鰓蓋骨有鋸齒緣,或光滑。有背鰭一枚,尾鰭深分叉。非純白色,背部為淡淡的青黑色,腹部色較淡。鱗易脫落,體長約二十至三十五公分,大的可達六十公分。主要分布於中部以南、韓國、中國東海及東印度群島等地。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