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87.49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短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古族的民歌。流行於內蒙古地區的克昭盟、喀左旗、北票縣、彰武縣的半農半牧區或牧區。曲式結構工整,曲調優美抒情,情感表現細膩,為多段式敘事歌曲。也作「短歌」。
飛毛腿飛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器名。前蘇聯一種短程、機動式、液體燃料、慣性導控的彈道飛彈。長度為十一點一五公尺,彈徑零點八八公尺,彈重六千三百七十公斤、彈頭重八十五公斤,射程三百公里。西元一九九一年拉克向以色列發射的飛毛腿飛彈係經改良的B型飛彈,除增加燃料儲筒的長度及容量外,並減輕彈頭重量,最大射程可達六百四十公里。為中東戰爭裡常見的地對地武器。
意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燕子別名。元.世珍《瑯嬛記》:「周穆王迎意而子居靈卑之宮,訪以至道,後欲以為司徒。意而子愀然不悅,奮身化作玄鳥,飛入雲中,故後人呼玄鳥為意而。」
天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祥和之氣。《淮南子.天文》:「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長百穀、禽鳥、草木。」《漢書.卷二二.禮樂志》:「皇皇鴻明,蕩侯休德。嘉承天和,樂厥福。」
抵死謾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盡心思,絞盡腦汁。《董西廂》卷五:「待閻王道俺無憑准,抵死謾生斷不定,也不共他爭,我專指著家做照證。」也作「抵死瞞生」、「抵死漫生」。
撫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彈箏。《晉書.卷八一.列傳.桓宣》:「奴既吹笛,便撫箏而歌怨詩。」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七.內閣.閣部形跡》:「君臣之際,其難如此。寧獨桓使君撫箏,能令謝安涕泣哉?」
握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筆。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昔齠齔,實愛斯文。援紙握管,會性通神。」唐.白行簡《李娃傳》:「公佐拊掌竦聽,命予為傳。乃握管濡翰,疏而存之。」
敷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求。《書經.訓》:「敷求哲人,俾輔于爾後嗣。」
荒謬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五○及六○年代的戲劇流派。西元一九四七年興起於法國,主要開創者為奧涅斯柯(Ionesco)、貝克特(Beckett)。此派摒棄尋常的戲劇手法,改採非寫實的形式,否定語言的傳達功能及戲劇的一切規律,甚至全盤否定了人生。本來應該是很沉痛的戲劇,卻往往令觀眾覺得可笑、怪誕、苦澀、驚異與荒謬,頗能發人省思。代表作品如貝克特的《等待果陀》。
迷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昧、愚昧。《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一八.川先生語四》:「昔之惑人也,乘其迷暗;今之入人也,因其高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