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7.74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駁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臣屬對朝廷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駁議」。《東觀漢記.卷一七.宋均傳》:「數納策謀,每駁議,未嘗不合上意。」《後漢書.卷四三.朱暉傳》:「國家樂聞駁議,黃髮無愆,詔書過耳,何故自繫?」也作「駮議」。
停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辦理。[例]這項措施經過一年的試辦,普遍反應不佳,因此定停辦。
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緩慢、從容的樣子。如:「遇到困難,她總是能慢慢兒想出解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主流分出又回流的水。《爾雅.釋水》:「灉,反入。」晉.郭璞.注:「即河水出又還入者。河之有灉,猶江之有沱。」
大度豁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胸寬大、度量宏遠。《孤本元明雜劇.流星馬.第二折》:「大度豁達義氣深,勝千里辨輸贏。」也作「豁達大度」。
田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陸上廣場競技時,以高度、遠度勝負的跳躍及投擲比賽。包括跳高、撐竿跳高、跳遠、三級跳遠、鐵餅、標槍、鏈球等項目。
橡皮圖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有名無實的人物。例:「他只是個虛有其位的橡皮圖章,毫無參與策的資格。」
大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或支配重大事務的權柄。[例]董事長掌握公司大權,綜理所有重大策。
冒進政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策者處理國際爭端時所採行的政策。當危機發生時,策者在衡量利益得失後,為維護本國利益所採取訴諸戰爭的冒險政策。
吞聲飲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氣吞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忍氣吞聲」原作「飲氣吞聲」。南北朝時,北魏將軍尒朱榮作亂,汝南王拓跋悅遂南奔梁國,梁武帝蕭衍尊他為魏主。梁朝的文書官任孝恭替汝南王寫了一篇聲討尒朱榮的檄文,將汝南王一行人離鄉背井,客居異地,試圖反攻的心表露無遺,內容大意是:「尒朱榮在北方擁兵自重,胡作非為,侵略我的故鄉,我只好投奔梁國。梁武帝的文功武略,可比三皇五帝,又待我十分友善,並且派兵助我討伐逆賊。我與同伴們對家鄉的淪陷,親人的離散,感到無限的悲痛。我們強忍住這口氣,立誓報仇雪恨,將叛賊尒朱榮殲滅,復興宗族家園。」後來「忍氣吞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了氣也強自忍耐,不敢作聲...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