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9.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八一三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抗日戰爭初期,日軍欲以速戰速決的戰略華,於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三日以強大兵力猛攻上海。次日,日軍又襲擊杭州。國軍空軍奮力迎戰,擊落日機三架,首創中日空戰的勝利紀錄,後遂訂八月十四日為空軍節。陸軍方面,以第八十八團長謝晉元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英勇抗敵,震撼世界。此次戰役歷時三個多月,史稱為「八一三之役」、「八一三淞滬大戰」。
祭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理墳區,祭拜先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將及半年,正值清明節屆,防禦念興娘新,合家到他塚上堆錢祭掃。」
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比喻同心協力,則力量可以截斷像金一般堅硬的東西。《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當此之時,宮儲主,董賢據重,加以傅氏有女之援,皆自知得罪天下,結讎中山,則必同憂,斷金相翼。」
扶餘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松花江平原,即今東北昌圖一帶。晉太康年間被鮮卑族打敗,至南朝宋、齊間即滅
帝王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治國的典範。指仁義之道。《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修易序書制作春秋,以記帝王之道。」《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二世而,何其劇與,帝王之道,兢兢乎不可離已。」
大流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波斯王。共有三世:(1)一世(西元前558~前486),削平內亂,國勢日強。曾征服色雷斯、馬其頓等地及印度的一部分。又兩次出兵希臘。(2)二世(西元前?~前404),弒兄即位,愚暗無聞。(3)三世(西元前?~前330)時,亞歷山大東征,起兵接戰,大敗,被部下所殺。波斯滅。也譯作「達理阿」。
貪生畏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戀生存,害怕死。《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懷王劉揖傳》:「今立自知賊殺中郎曹將,冬月迫促,貪生畏死,即詐僵仆陽病。」《封神演義》第七一回:「弟子不得已納降,不過救此一郡生靈耳,豈是貪生畏死之故。」也作「貪生怕死」。
磨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消遙閒適。宋.曹勛〈訴衷情.人情世態〉詞:「這回還我,半世偎綏,一味磨跎。」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三折:「假若是無常到怎奈何,我如今得磨跎處且磨跎,待學莊子鼓盆歌,誤了我身禍。」也作「磨陀」、「磨駝」。
天奪之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天奪走魂魄。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奪之魄矣!」比喻人將死或遭大災難。《隋書.卷七○.楊玄感等傳.史臣曰》:「天奪之魄,人益其災,群盜並興,百殃俱起,自絕民神之望,故其也忽焉。」
敗兵折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軍隊慘遭挫敗,傷其重。《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布因襲兗州以分其勢;不料反墮奸計,敗兵折將。」也作「敗軍折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