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6.941 ms
共 10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卞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春秋卞邑大夫,以勇著名,嘗刺虎,一舉而獲兩虎,齊人懼之,不敢伐魯。漢朝時,因避明帝(劉莊)諱,改莊為嚴。也稱為「卞嚴」、「卞嚴子」、「弁嚴子」。
|
貔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貔與虎都是猛獸。比喻勇猛的將士。唐.杜甫〈觀兵〉詩:「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唐.盧群〈淮西席上醉歌〉:「衛霍真誠奉主,貔虎十萬一身。」
|
蔽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沒賢才。《國語.齊語》:「於子之鄉,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於眾者,有則以告。有而不以告,謂之蔽賢。」《漢書.卷二七.五行志下之上》:「蔽賢絕道,故災異至絕世也。」
|
方剛血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血氣方剛」。見「血氣方剛」條。01.《綴白裘.第九集.卷二.釵釧記.會審》:「你方剛血氣,好鬥勇,為人戒之。」02.清.朱素臣《十五貫》上卷:「少覓蠅頭利,聊資甕底春,我方剛血氣不憚多勞頓。」
|
紅腐貫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紅腐,米粟久放腐壞,顏色變紅。貫朽,貫錢的繩索朽爛。紅腐貫朽形容糧米、錢財之多。宋.朱熹〈與劉子澄〉:「倉庫無紅腐貫朽之積,軍士無超距投石之勇。」
|
學得無助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義指個體對挑戰情境時的一種絕望心態;縱使輕易成功的機會擺在面前,他也鼓不起嘗試的勇氣。逃避失敗的習慣演變到此一地步,勢將對他人格的成長極為不利。 參考資料Christopher Peterson,Steven F. Maier,Martín E. P. Seligman(1995),Learned helplessness: 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
|
氣冠三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勇猛,為三軍之首。《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高彪傳》:「呂尚七十,氣冠三軍,詩人作歌,如鷹如鸇。」也作「勇冠三軍」。
|
八都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勇士。譯自蒙古語。鄠縣草堂寺闊端太子令旨碑:「天地氣力裡闊端太子令旨,道與豬哥、胡秀才、劉黑馬、田八都魯、和尚八都魯,並其餘大小答剌花赤管民官、官軍人等。」也作「八都兒」、「巴都兒」、「拔睹兒」、「拔都魯」、「把都兒」、「把突兒」、「霸都魯」。
|
現代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十世紀的藝術對於舊有形式之反思,勇於嘗試創新,使藝術的內在表現趨於深刻繁複,整體特色為抽象、幻想、表現。如繪畫、雕刻界線漸趨消失,藝術家使用多種素材表現,不再侷限於單一形式。
|
謀臣猛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於謀略的文臣和勇猛的將領。《晉書.卷三三.石苞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於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宋.蘇軾〈代滕甫論西夏書〉:「方元昊強時,謀臣猛將,盡其智力,十年而不敢近。」也作「謀臣武將」。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