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41.9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妙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期。《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占其王,羈致北闕。」晉.潘岳〈楊仲武誄〉:「子以妙年之秀,固能綜覽義旨而軌式模範矣。」
丁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年男子。唐.元稹〈古築城曲五解〉之三:「丁口傳父言,莫問城堅不。」
銅管樂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銅管樂器為主,薩氏管及打擊樂器為輔所組成的樂隊。為英語brass band的意譯。聲音宏偉雄,多用於室外或行進間演奏。
丕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功業。《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皇皇哉斯事!天下之觀,王者之丕業,不可貶也。」明.劉基〈送儒學副提舉劉公序〉:「同心協德,應天順人,克造丕業。」
擁鼻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謝安有鼻疾,作洛生詠時,聲音低沉而濃濁,時人喜愛,或用手掩鼻來仿效。見《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後泛指吟詠或朗讀。唐.唐彥謙〈春陰〉詩:「天涯已有銷魂別,樓上寧無擁鼻吟。」宋.陸游〈舟中感懷三絕句呈太傅相公兼簡岳大用郎中〉詩:「夢筆亭邊擁鼻吟,圖蹭蹬老侵尋。」
邊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流行於廣西族武鳴、巴馬等地。以竹或木製成,鼓框較窄,單面蒙牛、羊或豬皮等,鼓面直徑約二十五公分。一般用於道公(巫師)跳神歌舞和戲劇。
不結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牢固、健
驀忽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突然的。《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驀忽間,聽得路上往來人說道:『太原路有使命齎擎後唐明宗皇帝聖旨到來開讀,要招募強人充軍,以備防禦契丹入寇。』」明.凌濛初《紅拂記》第一齣:「俺驀忽間生擺下孔雀屏,你夢魂中平喚起鴛鴦會。」
掉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才力寬綽,從容不迫的樣子。唐.柳宗元〈送苑論登第後歸覲詩序〉:「觀其掉鞅於術藝之場,遊刃乎文翰之林。……左右圜視,朋儕拱手,甚可也。」
廷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在朝廷上對國君公開諫諍。《北史.卷一八.魏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安定王休》:「當獻文將禪,可謂國之大節,康王毅然廷諍,德音孔昭,一言興邦,斯之謂歟!」唐.杜甫〈遊〉詩:「斯時伏青蒲,廷諍守御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