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1.2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源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語根所衍生的不同語詞。其來源相同,故在語音、語義都保留若干關係,是語言史研究的重要資料。可指一個語言中的現象,如漢語的「剛」和「強」;亦可指同語系不同語言中的語詞,如漢語的「三」及藏語的gsum。
布依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貴州南部,屬百越的一支。操布依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與壯語北部方言略同。大多通漢語,使用漢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主要從事農業,擅種稻。蠟染工藝著稱。史籍也稱為「仲家」、「夷家」等。
等韻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發音方法的一門學科。以等呼來分析韻母的結構,以七音來分析聲母的發音部位,以清濁來分析聲母的發音方法,以字母來表示漢語的聲母系統。
同言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言地圖上表示某種方言特徵或現象的分界線。例如漢語方言地圖上可畫出一條入聲的界線,線的一邊方言有入聲,而另一邊無。也稱為「同語線」。
半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韻學上指發音時,舌尖或小舌顫動一次的語音。現代漢語無此類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