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沒亂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情撩亂、著急。《董西廂》卷六:「把腳兒攧了、耳朵兒搓,沒亂煞,也自摧挫。」元.無名氏《百花》第一折:「只索央及你撮合山花博士,休使俺沒亂煞做了鬼隨邪。」也作「沒亂殺」、「沒亂死」。
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合。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碧澄澄清波,撲剌剌將比目魚分破;急攘攘因何,扢搭地把雙眉鎖納合。」元.楊顯之《酷寒》第三折:「拽後門將三簧鎖納合,捕巡軍快拿捉。」
面糊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糊裡糊塗的環境或纏繞不清的事。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對恩官一說緣故,分剖開貪夫怨女,面糊盆再休說死生交,風月所重諧燕鶯侶。」元.朱庭玉〈夜行船.無限鶯花慵管領套.離煞〉:「早收心拘束定疏狂性,倒大來耳根清淨,頭輕眼明,跳出面糊盆。」
邊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鄰近、附近。《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執事過了,腰鑼、馬上吹、提爐,簇擁著老太太的主子,邊旁八個大腳婆娘扶著。」也作「邊側」。
步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嚲,下垂無力的樣子。「步嚲」指腳步慵懶無力。明.湯顯祖《牡丹》第一○齣:「潑新鮮冷汗粘煎,閃的俺心悠步嚲,意軟鬟偏。」
包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婦女用來兜髻的頭巾。元.關漢卿《望江》第三折:「包髻、團衫、繡手巾,都是他受用的。」明.朱有燉〈元宮詞〉:「包髻團衫別樣妝,東朝謁罷出宮牆。」
拿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擺架子。元.關漢卿《望江》第一折:「姑姑也非是我要拿班,只怕他將咱輕慢。」《西遊記》第二三回:「都這般扭扭捏捏的拿班兒,把好事都弄得裂致了。」也作「拿喬」。
梯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設在園林中專供遊覽用的梯形橋。《舊唐書.卷一七○.裴度傳》:「有風、水榭、梯橋、架閣,島嶼迴環,極都城之勝概。」
馬上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長喇叭樂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執事過了,腰鑼、馬上吹、提爐,簇擁著老太太的主子。」
打頦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寒冷而牙齒打顫所發的響聲。元.楊顯之《酷寒》第三折:「僧住將手心兒搓,賽娘把指尖兒呵,凍的他戰篤速打頦歌。」也作「打孩歌」。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