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把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意堅定,不可動搖。《資治通鑑.卷一○七.晉紀二十九.孝武帝太元十六年》:「陛下將牢太過耳。」元.胡三省.注:「將牢,謂先自固而不妄動也,今人之言把穩。」清.李鑑堂《俗語考原.把穩》:「把穩,主持甚堅,不可搖動也。」
奈上祝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礙手礙腳,豫為難的意思。《西遊記》第二三回:「我又有些奈上祝下的,只恐娘嫌我嘴長耳大。」
鐵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鐵鑄的棒子。《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鐵棒,配在花果山紫雲洞。」《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自臂痛。」
分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分、親情。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他是個老人家多背悔,大人須有才智,外人行白打了當罪,可不俺關親人絕分義。」也作「義分」。
敦蹄刷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站在一個地方不動,而只把腳在地上踏來踏去。比喻人豫不前。《醒世姻緣傳》第三三回:「狄希陳纔敦蹄刷腳的取了一本纔讀的下孟子來。」
大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為相似。宋.黃庭堅〈子瞻去歲春侍立邇英〉詩:「大似不蒙稽古力,只今著侍臣冠。」
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法。《晉書.卷九○.良吏傳.吳隱之傳》:「延之弟及子為郡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學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為不替。」
覆盤難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無處申訴的沉冤。《好逑傳》第五回:「久知覆盤難照,已拚畢命於此,幸遇高賢大俠,倘蒙憐而垂手,則死之日,生之年。」也作「覆盆難照」。
內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文選.嵇康.養生論》:「又恐兩失,內懷豫。」
發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小木片上塗有硫黃製成的引火物,如現在的火柴。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五.發燭》:「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鎔硫黃塗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