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9.9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底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事、甚麼事。《醒世恆言.卷二五.獨孤生歸途鬧夢》:「夢短夢長緣底事?莫貪磁枕誤黃粱。」《通俗常言證.人事.底事》引《陔餘叢考》:「江南俗語,問何物為底物,何事為底事,唐以來已入詩詞中。」
貪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貪婪冥頑。如:「懲治貪頑」。《清史稿.卷三五四.韓鼎晉傳》:「陳四川積弊六事,曰:禁科派以安閭閻,除嘓匪以防積漸,查卡房以全民命,禁拐騙以警貪頑,嚴攤捐以養廉潔,覈戎政以歸實效。」
氣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國特有的一種健身術。其方法是利用深呼吸及有意控制意念,使精神意志集中,從而通經絡、調和血氣,達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其中用於治療目的者,稱為「氣功」。
番來覆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反復,一再重複。《通俗常言證.貨財.番來覆去》引《殺狗記劇》:「番來覆去,覆去番來,算得好。」也作「翻來覆去」。
普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遍及。唐.狄仁傑〈請曲赦河北諸州〉:「由此,恩不普浹,失在機先。」
大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或著名的作家。《通俗常言證.文事.大作家》引《盧氏雜說》:「王嶼好與人作碑誌,有送潤筆者,誤叩王維門,維曰:『大作家在那邊。』」
百計千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方百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千方百計」的「方」和「計」,指的是方法和計謀,「千」和「百」,則都是用來表很多,所以「千方百計」就是用了很多的方法和計謀。此一成語可見於宋代彭龜年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彭龜年,字子壽,清江人。南宋乾道進士,歷任煥章閣待制、知江陵府,遷湖北安撫使。諡忠肅。在朝言事,善惡是非,辨析甚嚴。他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即是勸諫君王應以古代聖君為榜樣,當朝中小人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想要蒙蔽聖上的時候,不要輕易聽信讒言。他批評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計誤陛下之聽」,使皇上無法省察群臣的諫言。「千方百計」這句成語可能出於此,就用...
名傳天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傳播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聞洛陽劉元普仗義財,名傳天下,不論識認不識認,但是以情相求,無有不應。」
題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制,諸臣章有題本、奏本之別。凡公務用題本,私事用奏本。清代改為緊要事務用奏摺,題本僅為例行公事。至清末廢題本而專用奏摺。
風吹兩邊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牆邊草隨風搖擺,用以比喻搖擺不定,腳踏兩條船。《通俗常言證.天文.風吹兩邊倒》引陸容〈菽園雜記〉:「牆頭一株草,風吹兩邊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