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陽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大凌河中游。承鐵路經此,為承德入遼寧必經之地。因富煤、鐵、石綿等礦,故煤炭、機械、紡織、化肥、合成纖維等工業隨之興起。農業以高粱、玉米、棉花為主。簡稱為「朝陽」。
不可名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指語言文字。不可名字指不能用語言形容。《漢武帝內傳》:「服赤霜之袍,雲彩亂色,非非繡,不可名字。」也作「不可名狀」、「莫可名狀」。
吉玎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玉器、瓷器等物撞擊的清脆響聲。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吉玎玎掂損了玉璉環,廝琅琅頓開金串鎖,扢嗤嗤扯破了迴文。」
百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種果實。《易經.解卦》:「《彖》曰:『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圻。』」唐.楊烱〈和劉侍郎入隆唐觀〉詩:「百果珠為實,群峰作苔。」
舉鼎拔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得起寶鼎,拔得動高山。比喻力大無窮。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二七齣:「王基霸業今朝定,舉鼎拔山蓋世強。」明.無名氏《衣還鄉》第一折:「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百城。」
襯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在夾頁中所加的紙,稱為「襯紙」。《文明小史》第六○回:「是宋五彩蜀的手卷面子,上面貼著舊宣州玉版的襯紙,澄心堂粉畫冷金箋的簽條。」
不因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親非故,沒有親戚關係。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三齣:「幾時能勾駟馬安車左右驂,戴著朝簪,穿著繡衫,那時間不因親的也來前後攙。」也作「不關親」、「不著親」。
合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戰、打仗。《舊唐書.卷一三三.李晟傳》:「每將合戰,必自異,衣裘、繡帽前行,親自指導。」《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急麾張元徽軍先進,與周將樊愛能、何徽合戰。」
繡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繡花被子。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我則為帳春闌,繡衾香散。」
葫蘆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島名。位於遼寧省葫蘆島市東,長約六公里,由西向東延伸,前尖後寬,中間狹窄,形似葫蘆。島中有名為獅子頭的岬角與對面高粱垛相望而圍成連山灣。民國二十五年開始築港,二十七年正式啟用。因有支線與北寧鐵路相通,又居於營口和秦皇島兩大港之間,結冰期不長,成為東北重要海港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