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4.53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吞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吞消滅。《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志方盛,以為四夷不足吞滅。」晉.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強兼并,吞滅四隅。」
方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官府文書,案牘。《史記.卷九六.張丞相列傳》:「張丞相蒼者,陽武人也。好書律曆。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
題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或女方向對方提議婚嫁事宜,彼此商討決定。元.𥳑夫《剪髮待賓》第二折:「姐姐,你待要題親呵,(唱)你可便見賢思齊默而識之。」元.無名氏《符金錠》第三折:「大人今日來題親,又是同僚官之子,此事請夫人來計議如何。」也作「提親」。
風從虎,雲從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同類的事物會相互感應。唐.李觀〈項籍碑銘〉:「其餘揭竿而呼,爭先刺者,如林如藪,於時亂浩浩,兵憧憧,風從虎,雲從龍,三靈昏而四海空。」
冰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價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價、好價錢。如:「這件珠寶可以賣個大價錢。」《通俗常言疏證.貨財.大價錢》引元.𥳑夫《東堂老劇》:「如今誰肯出這般大價錢。」
泰山刻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行幸天下,登泰山,丞相李斯為歌頌德而刻的石碑。二世元年(西元前209)時又刻詔書於背面,相傳為李斯所書。
飛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雜技。演員舞動裝有活絡環形鐵片的鋼叉,使其在臂、腿、肩、背等處滾動或拋擲空中,然後接住。按姿勢的不同,有蜻蜓點水、蘇背劍、鳳凰展翅等多種花樣。
萯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時的宮殿名。《漢書.卷八.宣帝紀》:「冬十二月,行幸萯陽宮屬玉觀。」漢.應劭.注:「宮在鄠,文王所起。」
悲犬咸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斯本為國宰相,後為趙高所害,將腰斬於咸陽時,對他的兒子說:「我再想和你牽著黃獵犬,出上蔡東門去打獵,還有這種可能嗎?」於是父子相對而泣。見《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以此語感慨人世變幻,生死無常。明.周朝俊《紅梅記》第二四折:「你道英也麼雄,下場頭一場春夢!悲犬咸陽總是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