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茫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而無邊際的樣子。唐.韓愈〈雜說〉:「然龍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薄日月,伏光景,感震電,神變化,水下土,汨陵。」
旦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亮的時候。《淮南子.天文》:「日出于暘,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謂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將行,是謂胐明。至于曲阿,是謂旦明。」
鄙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鄙陋淺薄的人。後用作自稱的謙詞。《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劉寵傳》:「山鄙生,未嘗識郡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駊騀」條。
是非人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際間各種對錯糾紛的複雜關係。元.丘處機〈玉爐三澗雪.夜宿磻溪古廟〉詞:「是非人我絕談論,復返生前混沌。」元.子敬《城南柳》第四折:「你做了酒色財氣,你辭了是非人我,今日個老柳惹上仙風,和小桃都成正果。」
碑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刻有文字的碑石或石碑上的刻文。《文選.謝靈運.入華子崗麻源第三詩》:「圖牒復摩滅,碑版誰聞傳。」
廣眾之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一作遂。亦稱齊閔王、齊愍王。在位期間,任孟嘗君為相,匡章為將,屢敗楚軍,並與韓、魏聯合攻秦,入函關。十七年,燕將樂毅大破齊軍於臨淄,湣王出走至莒,任楚將淖齒為齊相。淖齒打算與燕瓜分齊國,殺湣王。在位共十七年。諡湣。 (2) 尹文: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與宋鈃同時,曾遊稷下,為名家者流。主張自處於虛靜,對事物應綜核其實,提倡「見侮不鬥」、「以禁攻寢兵為外,以情慾寡淺為內」。著有《尹文子》。 (3) 詎:音ㄐㄩˋ,假若、如果。〔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孔叢子.公孫龍》
物至而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物極必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子》一書作者文子,據傳為春秋時晉國人,大約和孔子同一時代,為老子弟子。《文子.九守》中講述:天地運行的自然法則發展到極限,就會朝相反的另一方轉化,過於自滿則會招致損害,像日月盈虧一樣,是不變的道理。古代聖明的天子待人謙沖和善不敢自滿,像容納百川匯注的谿,接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及建言,功業和德行才能不衰退,這就是天道。另外在《文子.上禮》亦有相同的說法:天地萬物循環的道理發展到了極限,就會朝相反的方向轉化,過分盈滿就會有所損害。後來「物極必反」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事物發展到極點,必然會轉向發展。
匍匐之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鄰里有凶禍發生,盡力照料。語本《詩經.邶風.風》:「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後多用以形容不顧一切竭力救助。《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蓋君人者,視民如父母,有憯怛之憂,有忠和之教,匍匐之救。」
別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宅以外,另外購建的房屋。《新唐書.卷一一六.韋思謙傳》:「營別第驪山鸚鵡,帝臨幸,命從官賦詩。」唐.許堯佐《柳氏傳》:「李生居之別第,與翃為宴歌之地。」也稱為「別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