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頭城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鎮名。位於宜蘭縣。面積約九十四平方公里。為蘭陽平原最早開發的地方,有北迴鐵路經過,背山面海,風景優美,境內有吳沙紀念碑、頭城海水浴場、大里海岸、北關古隘等名勝。每年中元節舉辦的搶孤競賽,為當地極具特色的民俗活動。
|
頭足異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頭和腳被分開在不同的地方。指遭殺戮分屍。《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漢王借兵而東下,殺成安君泜水之南,頭足異處,卒為天下笑。」晉.桓玄〈與劉牢之書〉:「今君戰敗則傾宗,戰勝則覆族。……孰與頭足異處,身名俱滅,為天下笑哉!」也作「頭足異所」、「首足異處」。
|
馬公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澎湖縣行政區(附錄-地名-臺灣縣市行政區名)
|
藤球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東南亞地區的球類運動。舊名踢網籃球,於西元一九九○年被納入亞運正式項目。可分為民俗體育及正式比賽兩種:前者有如踢毽子,後者之場地及進行方式與排球相似,因此又名「腳踢的排球」。球場中央架網,兩邊各設一發球圈,球由單層藤條編成。比賽時兩隊各三位球員,以腳踢球過網至對方場地,使球不落地者為勝。比賽通常採三戰兩勝制,每局二十一分。如:「據說藤球運動源於十五世紀蘇丹國統治的麻六甲一帶,而今則流行於東南亞地區。」
|
敵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人的氣焰、聲勢。如:「勝負尚難定論,敵焰如此囂張,怎不令人為之氣結!」
|
棒球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棒球運動競賽。每隊參與比賽的球員有九人,兩隊輪流攻守。以成棒為例,正式比賽有九局,以得分多者為勝。如:「他是個棒球迷,幾乎每一場棒球賽他都會到場觀戰。」
|
騰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喜雀躍的樣子。如:「抗戰勝利後朝野一心,舉國騰歡。」也作「歡騰」。
|
白雲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在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秋日雨過天晴時,白雲瀰漫半山頂,蔚為奇觀,故稱為「白雲山」。山上有九龍泉、鶴舒臺、飛霞洞等,皆以奇勝著稱。
|
對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為姻親。《醒世恆言.卷一四.鬧樊樓多情周勝仙》:「他高殺也只是個開酒店的。我女兒怕沒大戶人家對親,卻許著他。」
|
不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祭祀祖廟。比喻國祚無法傳承、延續。晉.盧諶〈贈劉琨詩〉:「夫差不祀,釁在勝齊。」晉.張載〈劍閣銘〉:「洞庭孟門,二國不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