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扭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體因動作用力過猛或轉動不慎,使筋肉受挫傷。如:「他不慎扭筋,無法使力,只好放棄這一場比賽。」
旋風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武技動作。跳起後甩腿攻擊,練習或表演時多用右足擊左手或左足擊右手作響。
泡磨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作緩慢、拖時間。如:「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泡磨菇。」也作「泡蘑菇」。
攀枝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將手握住樹枝,兩手交互動作,身體也自然的跟著晃動前進的一種移動方式。如:「攀枝運動是猴子或猩猩常有的一種行動方式。」
灤州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河北省灤縣一帶的皮影戲。以驢皮雕成高六、七寸的戲中人物,再繪以油彩,並使其手足皆能轉動。演出時,前置素紙幕,主演者立幕後,持影人貼紙幕而舞動,更以強光映影,使影人畢現於幕前。另有司唱者、奏樂者,皆與影人的動作相應合。
攔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攔截攻擊。如:「攔擊行動能否成功,取決於正確的情報和審慎的計畫。」《清史稿.卷四七五.列傳.洪秀全》:「寇乘虛襲城,伏起攔擊,世忠返隊夾攻,寇大敗,夜走滁州。」
打樣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耍弄示範性棍子招式,表示厲害的程度。《西遊記》第三六回:「那道人慌了道:『爺爺呀!那等個大扛子,教我去打樣棍!』」
葉盛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14~1978)字藝如,原籍安徽,平劇演員。初學武旦,後改小生,唱腔圓熟,動作矯健,自成一派。對平劇小生的表演藝術頗有貢獻。
摘棉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孩子玩的遊戲。排成幾排作棉棵成壠的形狀,再由兩三個孩子在其間穿行,且模仿大人摘棉花的動作,一邊唱摘棉花的歌,一邊抓立著的孩子的耳朵和鼻子。
點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耍笑的表演或動作。《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宦門子弟錯立身.第五出》:「管甚麼抹土搽灰,折莫擂鼓吹笛,點拗收拾。」也作「點砌」。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