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龜子粉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4齡蛹殼體淡棕色。蠟質分泌物不明顯。縱及橫羽化縫均不達到體緣。腹部腹節中央區域分節明顯。不具腹脊。第8腹節具1對袋狀物。背盤亞緣區域硬化,許多短縫線伸展至體緣以及許多小圓形孔散布。大約30根尖槍狀剛毛沿著體緣環列,幾乎等長,遠超出體緣。胸氣管摺不明顯,開口相當小,封閉,不具齒。管狀孔小,寬大於長,微心形,不具齒及凹痕。尾溝相當長、窄小但不明顯,不具點刻。
細瓣雙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短且胖。具有顯露在外的第二頭鰭鰭條,其末端通常具有發光構造,在幼魚時明顯,但成熟體型的魚會縮小或隱藏於表皮之下,僅有一開孔(pore)。口大,口裂超過眼部下方睛;下頜具發達之聯合骨棘;具上篩骨;鋤骨平直具齒;翼蝶骨退化;耳蝶骨棘相當發達;不具支鰭骨前端橫向突起;具關節骨棘;鉤餌不具棘。胸鰭鰭條13;背鰭鰭條6;臀鰭鰭條4;尾鰭鰭條9;上頜齒數40,下頜齒數34;鋤骨齒數6。測量形質(in %SL):吻觸手長49;頭長45.3;頭高60.4;吻觸手基部至上頜聯合軟骨距離8.3;上頜長54.4;下頜長62.3。變態後雌魚與本屬其他種之差異主要在於餌球相對較小,長與寬同;末端乳突較為低矮或無,前附...
紅長鮟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igantactis perlatus (Beebe and Crane, 1947)
皮膚鬆弛;吻觸手纖長扁平,其先端之肉質狀擬餌圓錐形,基部有1枚皮瓣,其他的部分有絲狀皮瓣散在,在擬餌先端則集聚成叢狀。雄魚較小型,可能行自由游泳生活方式。體色呈赤褐色。
日本東北部、夏威夷、印尼、南太平洋東側、大西洋西北部及南大西洋。
棲息670公尺水深。
無利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鮟鱇目(Order Lophi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蝙輻魚亞目(Suborder Ogcocephaloidei)
鮟鱇科(Family Gigantactinidae),Whipnoses
鮟鱇上科(Superfamily Ceratioidea)
光學符合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法乃威特經緯儀首創之度值讀定設備,係藉由稜鏡之折光設計,使度盤直徑相對兩端度刻劃之影像,納入同一目鏡之視場內,再經由測微鼓之轉動,使上下二刻度影像相對移動重合後以讀定度值之方法,如圖示例。此法可提高度觀測值之精密度。
度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各種儀器測定點位間之水平或垂直
帕斯卡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帕斯卡三形是一個形成三形的整數數陣(number array),數陣中各列分別為二項式 中各項之係數,n=0,1,2,…。
  
  若以矩陣表之,前有限列形成一對元為1的三形矩陣,稱為帕斯卡三形矩陣。其中各元Pij具有下列遞迴關係:
游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定度之游標設備,其構造原理與直尺順讀游標相同,惟主尺及游標均為圓弧,刻劃單位為度而已。經緯儀中主尺為刻度盤(下盤),由0° 刻至360° ;游標則為上盤,係由兩相對180° 刻有分劃之一段圓弧所構成,分別以I、II或A、B游標稱之。為配合度盤分劃數字註記方向及讀數方便起見,測游標分為單游標、複游標、摺疊游標及伸展游標等四種。
地面攝影三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地面攝影像片所作之三測量。其構想與平板儀測量相似。作業時將像片垂直置於觀測者之前方,以觀測者位置為攝影站,調整像片使適合原攝影方位。然後利用一特製之照準鏡照準像片上各像點,繪出各像點之方向線。同樣從另一張重疊像片上繪出相同像點之方向線,即可如平板儀交會法交出所求點之位置。見平板儀測量。
毋尖毋過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尖就不外出,比喻人沒有真本事,不敢外出與他人一較高下。例:人講牛毋尖毋過村,來儕無善意,你最好準備好勢等佢。(人家說沒有真本事,就不要與人一較高下,來者不善,你最好準備完善來等待他。)
長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毛蚜Rhopalosiphum rufiabdominalis無翅胎生成蟲皮平滑;觸5節;體毛及觸毛等長,長過觸第三節之直徑,觸第五節之鞭部較其基部長8、9倍;腹管有橫刻紋,近先端細縊,故管口顯明。有翅者觸三、四節各有15、0~2個副感覺器,第三節上者排列無序;前翅中脈有時一次分枝。其寄主植物為禾本科之水稻、玉米、兩耳草,茄科之馬鈴薯塊根,及菊科之假吐金菊。 其分布於全省各地區,發生數量極大,多寄生於禾本科植物(尤其是雜草)的根部。於每年之春季及秋末冬初發生。在秋末冬初有部分有翅胎生個體飛至桃樹,但其有性型至今未發現。在此以許洞慶(1980)及陶家駒(1990)所發表之文獻內容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