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努力、勤奮。《金瓶梅》第六七回:「俺如今自家還多著個影兒哩,家中一窩子人口要吃穿盤攪。自這兩日,媒巴劫的魂也沒了!」也作「巴結」。
巴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拉西扯,有勉強、四處張羅的意思。《醒世姻緣傳》第二八回:「嚴列宿巴拽做了一領明青道袍,盔了頂羅帽,買了一雙暑襪鑲鞋,穿著了去迎娶媳婦。」
登山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旅遊、登山時所穿的鞋。參見「謝公屐」條。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鏡湖之遊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韻寄微之〉詩:「立換登山屐,行攜漉酒巾。」宋.張炎〈臺城路.翠屏缺處添奇觀〉詞:「調水符閒,登山屐在,卻倚闌干斜日。」
童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孩童穿的服裝。
服裝模特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著各種服裝在伸展臺上展示的人。
末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戲劇角色。扮演男性。有正末、副末。《儒林外史》第四九回:「一個穿花衣的末腳,拿著一本戲目,走上來。」
被甲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戴鎧甲,拿著武器。形容軍隊裝備齊全,軍容盛大的樣子。《左傳.桓公六年》:「我張吾三軍,而被吾甲兵,以武臨之,彼則懼而協以謀我。」
鋪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鋪襯在鞋底上的布塊。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早看我身兒上穿著甚的?將一條舊褡䙏扯做了旗角,將一領破布衫攞做了鋪遲。」也稱為「鋪持」。
面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衣。指出遠門時用來擋風塵所穿的外衣。《雅俗稽言.卷一一.冠服.面衣》:「趙飛燕女弟昭儀有金花紫羅面衣,則此製已始於西漢,後世宮人騎馬著羃䍦全身障之。」
不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趣,不曉得興致。《十二樓.三與樓.第一回》:「大家衣服一美就有不趣之人走來借穿;飲食一豐就有托熟之人坐來討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