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6.7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豆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豆煮成的稀飯。《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昨得公豆粥,飢寒俱解。」
太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祖父。宋.陸游〈戲遣老懷〉詩:「阿囝略如郎罷老,穉能伴太翁嬉。」《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太翁去謝了文昌,就把這新生的兒子取名育德,字果行。」
八家四六文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吳鼒編,九卷。輯錄袁枚、邵齊燾、劉星煒、孔廣森、吳錫麒、曾燠、星衍及洪亮吉八人的駢文。
大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吳主權,其諡號的簡稱。參見「權」條。《文選.陸機.辯亡論》:「大皇既歿,幼主蒞朝。」
單注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定的。指命運而言。元.無名氏《馬陵道》第四折:「一來是臏的計謀,二來是主人公的福分,第三來單注著那人合滅。」
不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滅。《文選.王粲.贈士文始》:「天降喪亂,靡國不夷。」
飛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生的枝。《文選.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一》:「落英隕林趾,飛莖秀陵喬。」《文選.綽.遊天台山賦》:「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
奉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轡,控制馬的韁繩。奉轡指駕馬車。《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叔奉轡,衛公參乘。」《文選.任昉.到大司馬記室牋》:「將使伊周奉轡,桓文扶轂。」
搬是造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蓄意挑撥雙方或在別人背後亂加批評,以引起糾紛。《初刻拍案驚奇》第三八回:「怎當得張郎憊賴,專一使心用腹,搬是造非,挑撥得丈母與引舅子,日逐吵鬧。」也作「搬弄是非」。
撲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形容鳥拍翅的聲音。元.歐陽玄〈逢江易藝芳干賦芳洲〉詩:「王鬥草歸來晚,撲漉鴛鴦帶水飛。」也作「撲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