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飄蓬斷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飛的蓬草和隨波飄流的植物斷莖。比喻飄泊不定的生活。明.汪錂《春蕪記》第八齣:「(旦)秋英,你回了,春蕪可曾有了麼?問卿卿,多應是飄蓬斷梗渾無定。」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三齣:「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聖子神,反不如飄蓬斷梗。」
兵機莫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用謀略調兵遣將,使敵人高深莫測。《幼學瓊林.卷一.武職類》:「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
賭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爭鬥、拚鬥。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時間早將你七擒七縱,倒不如且從容,莫賭鬥,無驚恐。」《西遊記》第三一回:「因保唐僧至寶象國,有一妖魔欺騙國女,傷害吾師,老與他賭鬥。」
同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母所生之兄弟。《墨子.號令》:「自死罪以上,皆還父母妻子同產諸男女。」《漢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龔勝》:「今大夫年至矣,朕愍以官職之事煩大夫,其上子若若同產、同產子一人。」
名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思想家論述名實問題的辯論。始於春秋時孔子正名、老子無名、墨子取實予名的爭辯。戰國時則有惠施、公龍的名家出現,荀子並把名辯問題,具體分析為名、辭、辯說三方面,對中國古邏輯學貢獻很大。
摩合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受人喜愛的人物。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九齣:「小鬼!對恁公主說,大唐三藏國師摩合羅俊徒弟悟空來求見。」也作「魔合羅」。
祔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子死後附在祖廟裡祭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夙興夜處,言於祔廟之祝。」
祕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奧旨精義。《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上.任文公》:「父文,明曉天官風星祕要。」《晉書.卷九一.儒林列傳.韋謏》:「雅好儒學,善著述,於群言祕要之義,無不綜覽。」
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觀。《三國演義》第五回:「紹舉目遍視,見公瓚背後立著三個人,容貌異常,都在那裡冷笑。」
奉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請教的敬辭。《西遊記》第二六回:「老此來,有一事奉干,未知允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