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釘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底裝置有釘子的鞋,有兩種:一種是用在爬高山、峭壁或冰雪時用,不致滑跌;一在賽跑時用,鞋釘插進跑道,以增加跑步衝力。[例]大會規定,凡參加賽跑的選手一律要穿著釘鞋出賽。
尚氣凌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晦的堂叔謝澹,是謝安的孫子。澹為人任達仗氣,和當時的范泰結為「雲霞之交」。他頗受宋武帝賞識,所以原來要託付他在受禪時,擔任進奉玉璽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
平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論長短、高矮,上端一律切為平齊。[例]平頭式平等
盛氣陵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派汪大猷擔任龍游縣的覆勘官。當時李椿年的規定十分嚴峻,凡是丈量過的田,重新勘驗,如有隱藏,不論多少,一律處以黥刑,流放到遠方。因為氣勢壓迫於人,所以人民縱有不服,也沒有敢跟他對抗的。後來「盛氣凌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用驕橫的氣勢壓迫別人。但是這條成語也有人認為出自於較早的唐.孫元晏〈詠史〉詩中的〈謝澹雲霞友〉。詩云:「仗氣凌人豈可親,只將范泰是知聞。緣何喚作雲霞友?卻恐雲霞未似君。」據《南史.卷一九.謝晦列傳》,南朝宋謝晦的堂叔謝澹,是謝安的孫子。澹為人任達仗氣,和當時的范泰結為「雲霞之交」。他頗受宋武帝賞識,所以原來要託付他在受禪時,擔任進奉玉璽的大任。但是有一次陪武帝吃飯時,謝澹...
無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得已。《孟子.梁惠王下》:「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西遊記》第六四回:「三藏無已,只得笑吟一律。」
滿堂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官吏審問犯人,將被提審的人,一律打幾板子,稱為「滿堂紅」。《文明小史》第六回:「一面又把先前府衙門提到的二十多個人,不論有無功名,每人五百小板,打了一個滿堂紅,一齊釘鐐收禁。」
清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澈底整理計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六回:「這筆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歸還。」
國中教育會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會考不納入成績計算。 四、報名方式及報名費1.國民中學應屆畢業生,由所就讀學校代為辦理集體報名,一律免收報名費。2.非應屆國民中學畢業生,自行上網填報個別報名表後,並親自至考區主辦學校辦理報名,繳交報名費新臺幣500元整。 五、成績計算1.國中教育會考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5科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結果,透過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寫作測驗評分方式採級分制,將學生寫作能力由劣至優區分為一級分至六級分。2.為提供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運用,國中教育會考各科維持3等級的計分標...
息事甯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息事寧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章帝(西元56∼88),名烜,明帝第五子,素好儒術,建初四年(西元79)召諸儒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令班固等據以作成《白虎通義》;又詔曹褒定漢禮一百五十篇。政事按光武、明帝遺規,安定社會,發展生產。史家將他與明帝媲美,兩朝合稱「明章之治」。章帝為人寬厚,一改明帝苛察,禁用鉆鑿之類的酷刑。章帝曾下詔,命令所有的官員,如果人民不是犯了死罪,就不需要查驗其罪,如果是官吏之間互相告發,一律不得受理,為政以不得生事擾民為重點。後來「息事寧人」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平息紛爭,以使彼此相安。
緩步代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個例子。」顏斶便說:「從前秦國伐齊經過魯國,下令不得毀壞賢士柳下惠墓方圓五十步內的一草一木,否則一律殺無赦。又下令說:能砍下齊王人頭者,就能封萬戶侯賜給重賞。可見一國之君的人頭,還不如死去賢士的墳墓。」齊宣王很不高興,但又無法反駁,只好沉默不語。  這時旁邊的大臣都很緊張,對顏斶說:「你趕快上前去吧!大王是大國之君,天下的士人都來投效,四方的諸侯都莫敢不服,是多麼尊貴!而世間的高士,都是住在鄉野的『匹夫』而已,怎麼可以跟君王比?」顏斶又反駁說:「當然不是!古代聖王都是有賢士的幫助才能建立功業,就是因為他們能尊重士人,不恥下問,諸侯還用『孤』、『寡』等自稱,表示自己得不到臣民愛戴。之所以被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