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86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井然不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洞察一切,一絲不苟地遵行禮法,掌握禮儀制度而安泰自若,會為別人的善言善行而感到溫馨快樂,也會因為別人不守名分而感到憂心忡忡,如果可以做到這些,就可以稱為聖人了。後來「井井有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整齊有序,條理分明。出現「井井有條」的書證如宋.樓鑰〈周伯範墓誌銘〉:「經理家務,井井有條;時出其餘,以周人之急。」
堂皇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管軍務的監軍御史將軍地據為己用,做起生意來。胡建認為監軍違反軍紀,理當問斬。於是告訴走卒說:「有人不守軍紀當斬,我要你們抓誰就抓誰,斬誰就斬誰。」於是在選兵馬之日,監軍與其他軍官坐在廳堂上,胡建帶著走卒下堂拜見後,指著監軍叫道:「取彼!」走卒便一擁而上將監軍抓下堂來,胡建又下令:「斬之!」走卒就將他斬殺。後來這兩個詞語就被合用成「冠冕堂皇」,形容莊嚴體面、氣派高貴的樣子,亦用於形容表面上光明正大的樣子。
理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義理和章法。多指寫作文章。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五.藝文》:「觀其字音韻次序,皆有理法,後世殆不以其為燕人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文章總以理法為主,任他風氣變,理法總是不變。」
2.規矩和禮法。《水滸傳》第三三回:「量劉高不才,頗識些理法。」《紅樓夢》第九○回:「那金桂素性為人毫無閨閣理法,況且有時高興,打扮得妖調非常,自以為美,又焉知不是懷著壞心呢!」
風馳電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扑作教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扑,戒尺;教刑,古時一種刑罰。「扑作教刑」指以戒尺責打不守教令的人。後多用以稱責打。《書經.舜典》:「鞭作官刑,扑作教刑。」《老殘遊記》第九回:「這時候比你少年在書房裡貴業師握住你的手『扑作教刑』的時候何如?」
風馳電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馳電掣」之典源,提供參考。 《六韜.卷三.龍韜.王翼》武王問太公曰:「王者帥師,必有股肱羽翼,以成神威,為之奈何?」太公曰:「凡舉兵帥師,以將為命。命在通達,不守一術;因能授職,各取所長,隨時變化,以為綱紀。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應天道。備數如法,審知命理,殊能異技,萬事畢矣。」武王曰:「請問其目。」太公曰:「腹心一人,主潛謀應卒,揆天消變,總攬計謀,保全民命。謀士五人,主圖安危,慮未萌,論行能,明賞罰,授官位,決嫌疑,定可否。……通糧四人,主度飲食、蓄積,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1>。 〔注解〕 (1) 不知所由:不知道...
夢裡南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柯一夢」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據《唐人小說》引)東平淳于棼,吳、楚1>游俠之士。嗜酒使氣,不守細行。累巨產,養豪客。曾以武藝補淮南軍裨將,因使酒忤帥,斥逐落魄,縱誕飲酒為事。家住廣陵郡東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幹修密,清陰數畝。淳于生日與群豪,大飲其下。貞元2>七年九月,因沉醉致疾。時二友人於坐扶生歸家,臥於堂東廡3>之下,二友謂生曰:「子其寢矣!余將秣馬濯足4>,俟子小愈5>而去。」生解巾就枕,昏然忽忽,髣髴若夢。見二紫衣使者,跪拜生曰:「槐安國王遣小臣致命奉邀。」……王曰:「前奉賢尊命,不棄小國,許令次女瑤芳奉事6>君子。」生但俯伏而已,不敢致詞...
使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意氣用事,任性而為。《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瑀性使氣尚人,後為御史中丞,甚得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嗜酒使氣,不守細行。」
招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招致引進。《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建武中,禁網尚闊,諸王既長,各招引賓客,以鯈外戚,爭遣致之。」《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有我們這樣老無知老禽獸,不守本分,慣一招引閒神野鬼,上門鬧炒!」
潘金蓮的竹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招禍的根源。小說《金瓶梅》中潘金蓮為武大郎妻,不守婦道,因打落撐簾子的竹竿而認識西門慶,以致發生許多淫惡的事,故以此借指禍事的原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