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餘力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有餘,力不足。心裡很想做,能力不夠,無法做到。如:「我也很想當公務員,但是心餘力絀,總是考不上。」
黷武窮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世」。 2、「黷武」:《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初,公孫瓚知術詐,固止虞遣兵,虞不從,瓚乃陰勸術執和,使奪其兵,自是與瓚仇怨益深。和尋得逃術還北,復為袁紹所留。瓚1>既累為紹2>所敗,而猶攻之不已,虞3>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4>。瓚怒,屢違節度,又復侵犯百姓。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數抄奪之。積不能禁,乃遣驛使奉章陳其暴掠之罪,瓚亦上虞稟糧不周,二奏交馳,互相非毀,朝廷依違而已。瓚乃築京於薊城以備虞。虞數請瓚,輒稱病不應。虞乃密謀討之,以告東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領,以公為歸,謀臣爪牙,不可無也。瓚文武才力足恃,雖有小惡,固宜容忍。」虞乃...
無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原因。《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是汝無故犯我邊塞,晉王使我統百萬之眾,直趣西樓,滅汝種類。」《西遊記》第二七回:「這猴著然無禮!屢勸不從,無故傷人性命。」
幾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委婉勸諫。《論語.里仁》:「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晉書.卷八八.孝友傳.劉殷傳》:「事君之法,當務幾諫,凡人尚不可面斥其過,而況萬乘乎!」
無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從事人為干預,而任萬物自然生長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辟支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pratyeka-buddha的音譯,意譯作獨覺或緣覺。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一種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由於辟支佛在他證悟的這一世,不是從佛陀或他人那裡聽聞佛法而修行成就,以自力了悟緣起,證涅槃。《瑜伽論記.卷八上》:「若依《智論》十六卷云:『辟支佛有兩種義:一名獨覺,二名因緣覺。』」也作「獨覺」、「緣覺」。
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舉動、態度。晉.陶淵明〈祭程氏妹文〉:「能正能和,惟友惟孝,行止中閏,可象可傚。」《紅樓夢》第六十回:「爭奈五兒執意不從,雖未明言,卻行止中已帶出。」
從風而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望風披靡」。見「望風披靡」條。01.《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從其策,發使使燕,燕從風而靡。」02.《文史通義.內篇二.朱陸》:「世有好學而無真識者,鮮不從風而靡矣。」 
納善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僖;有鮑叔牙、賓須無、隰朋以為輔佐;有莒、衛以為外主;有國、高以為內主。從善如流,下善齊肅,不藏賄,不從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厭。是以有國,不亦宜乎?」
蕭牆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禍起蕭牆」。見「禍起蕭牆」條。01.唐.皮日休〈祝瘧癘文〉:「蕭牆禍起,帝座蒙塵。」02.《三國演義》第八○回:「陛下若不從眾議,恐旦夕蕭牆禍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