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3.97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騙、隱藏事實的真相。如:「欺瞞」、「隱瞞」、「實不相瞞」。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裏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維也...
暗渡陳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暗度陳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暗度陳倉」的「陳倉」是地名,地當雍梁之衝,漢魏以來為攻守要地。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後,分封有功者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他在前往封地漢中時,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毀對外交通的棧道,一方面杜絕其他諸侯率兵襲擊,一方面表明沒有和項羽爭奪天下之意,以獲得信任。但事實上,他卻採用韓信的計策,暗地裡由陳倉出兵攻打雍王章邯,進而平定三秦,取得關中。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暗度陳倉」,用來比喻出其不意、從旁突擊的戰略,亦用來比喻暗中進行的活動,亦用來比喻男女私通。如《金瓶梅詞話》第六九回:「此是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策。」應二爹用「暗度陳倉」指西門慶與李桂姐之間的曖昧情事...
杜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所以稱事不合格者為「杜撰」。見宋.王楙《野客叢書.卷二○.杜撰》。後稱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虛構為「杜撰」。《醒世姻緣傳》第五八回:「胡說,什麼打翁罵婆?這是你杜撰的!何不說打爹罵娘!」《紅樓夢》第七八回:「那寶玉雖不算是個讀書人,然虧他天性聰敏,且素喜好些雜書,他自謂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誤失處,拘較不得許多。」
,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和辨認事實,課程教材應具有驗證性或是否證性,也就是可提供學生反覆證明其真假,並要適於配合學生的身心發展條件。合自願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自願,符合學習者的意願、學習者的自發性,避免灌輸學生知識或是給學生洗腦,應重視學習者的動機、興趣、能力或潛能等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預期的效果,或與預言相合的事實。如:「效驗」。《淮南子.主術》:「驗在近而求之遠,故弗得也。」《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憑據、事實來表明或斷定。如:「證明」、「證實」。《莊子.秋水》:「證曏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
云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等、如此如此的說法。[例]我做事絕對負責任,若像大家所說的我偷懶、摸魚云云的傳言,絕非事實
歷史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現象與問題,大多有其背景來源,若能掌握過去史實,欲求予以解決,方較容易;加以充分了解過去與現在之事實後,對於未來教育政策之制定才不致重蹈覆轍,並能提供明確清晰的展望,此乃教育的歷史研究之主要目標。 貳、歷史的科學性史學家之活動是否可視為科學,或是否有歷史研究這件事之問題存有歧見。 一、反面論點否定觀點之人士指出,主要關鍵在於歷史研究具有以下之限制:1.科學的目的在於預測,然而史學家無法依據過去事件,求出其普遍性;因為過去的事件經常是未經計畫或不按計畫發展。2.史學家之研究必須依賴他人之觀察報告才可進行,但他人之能力與...
鳥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事實情況作概略的觀察。如:「中東局勢之鳥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