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不虛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名不虛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楚所滅。魯,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地約在今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5) 孟嘗君:指田文,戰國時齊之公族,生卒年不詳。相齊,封於薛,孟嘗君為其稱號。好養賢士,食客數千人。 ※◎2《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列傳.序》自秦以前,匹夫之俠,湮滅不見,余甚恨之。以余所聞,漢興有朱家、田仲、王公、劇孟、郭解之徒,雖時扞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立,士不虛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春秋時秦國都邑,故址約在今陝西省澄城縣境內。
因勢順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因勢利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載,戰國時期,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不敵,於是向齊國求救。齊國派將軍田忌前去救援,直接攻打魏國都大梁。魏將龐涓得到消息,立刻率兵趕回國,這時齊軍已經進入魏國境。為了一舉打敗龐涓,齊軍軍師孫臏分析情勢道:「三晉的士兵一向慓悍勇猛,十分輕視以膽怯出名的我軍。善於作戰的人應該利用這點,因勢利導,讓事情順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設法讓魏軍猛追直趕。」所以建議田忌下令軍隊進入魏國境後,第一天做十萬個灶,第二天減少為五萬個,到了第三天只做三萬個,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因為膽怯,士兵逃跑掉大半。結果龐涓真的中計,率著精銳輕騎火速追趕,...
新王國時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摩斯三世以平定叛亂為藉口,首次率軍進攻敘利亞,在此後的20多年哩,更連續15次進攻此地區,使此地個小國都向埃及進貢。 拉美西斯二世與卡跌什之戰在圖斯摩斯三世之後,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二世,與新興的赫梯帝國展開激戰,而卡跌什之戰就是這場爭霸戰的一場著名戰役。在一系列的戰爭中,也確立了埃及再進東大地國的地位。拉美西斯二世統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法老,顯現埃及帝國的權力達到高峰。拉美西斯二世更建造了巨大的神殿,刻寫著誇耀戰鬥的勝利和戰美武力的詩句(註一)。 關鍵字中文關...
力不逮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之氣力,不能從心」。另外在《後漢書.卷八八.西域傳》,也提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復興漢室,西域各小國都來歸附,希望能得到保護,避免被他國併吞。但等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鑒於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短期之內無法派兵到西域保護這些國家,於是便回覆說:「我們目前無法派兵前去,你們有歸附漢帝國的心,但力量上無法達到的話,就請你們自行去依附其他國家吧!」這些小國就只好去依附匈奴了。這裡的原文用的就是「力不從心」。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
魯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後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今山東省曲阜縣)為國都,後為楚國所滅。
陪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首都以外,另建的第二國都。如國民政府抗戰前定西安為陪都,抗戰期中定重慶為陪都,抗戰後又定北平(今北京市)為陪都。也稱為「陪京」。
拜占庭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新羅馬3 關鍵字4 出處 故事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君士坦提烏斯及加萊里烏斯共同執政,成績卓越。但君士坦提烏斯不久就逝世了,兒子君士坦丁於公元324年掌握整個羅馬政權,同年把國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建立拜占庭帝國,一直持續到1453年。他用了6年時間在拜占庭修建新城,後稱為君士坦丁堡。公元313年允許信仰基督教,君士坦丁堡也成為基督徒膜拜的城市。君士坦丁死於公元337年。後繼者只有狄奧多西一世(388~395)能夠繼續統治整個帝國。他死後,這個帝國又被兒子分為兩部分。西部帝國遭受侵略者的蹂躪,但在東方,辦...
穀馬礪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厲兵秣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厲兵,磨利兵器。秣馬,餵馬。「厲兵秣馬」指完成作戰的準備。《左傳》記載:魯僖公三十二年,駐防鄭國都的秦將杞子,派人報告秦王他們已掌管鄭國都的北門,是攻打鄭國的好機會。三十三年春天,秦王決定派兵攻打鄭國。鄭國商人弦高在前往周都城經商途中遇到秦軍,知道秦軍意圖後,他一方面用四張獸皮和十二頭牛慰勞賞賜秦軍,一方面則是派人趕緊回報鄭穆公這件事。鄭穆公獲報後,派人去招待秦國駐軍休息、居住的房舍察看,結果見到他們已經捆物裝車、磨利兵器、餵好馬匹,完成作戰的準備。於是鄭穆公將計就計派皇武子去送行,讓秦軍知道鄭國已有防備,免去一場戰爭。後來「厲兵秣馬」被用來指完成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