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寒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砧,搗衣石。寒砧指寒秋時趕製冬衣的搗衣聲。詩詞中常用以描述秋景蕭瑟、淒涼中的思念之情。唐.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詩:「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南唐.李煜〈搗煉子.深院靜〉詞:「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
|
木槁灰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槁木死灰」。見「槁木死灰」條。01.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三.啟.壬戌生日回啟陳正言》:「木槁灰寒之叟,得此日光玉潔之文,巨擘品題,衰蹤焜耀。」
|
寒木春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木,指松柏等耐寒的樹木。春華,即春花。寒木春華指寒木不凋、春花吐豔。比喻各有所長。語本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齊世有辛毗者,清幹之士,官至行臺尚書。嗤鄙文學,嘲劉逖云:『君輩辭藻,譬若朝菌,須臾之翫,非宏才也。豈比吾徒,千丈松樹,常有風霜,不可凋悴矣。』劉應之曰:『既有寒木,又發春華,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
寒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冷暖。《晏子春秋.內篇.諫下》:「故魯工不知寒溫之節,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苟目能辯色,耳能辯聲,口能辯味,體能辯寒溫者,將皆以脩絜為諱惡。」
2.見面時彼此問候生活起居,或泛談氣候寒暖等的應酬話。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陽羨書生》:「仍與彥敘寒溫,書生臥欲覺。」《紅樓夢》第九二回:「彼此相見,敘些寒溫。」也作「寒暄」、「暄涼」。
|
風寒紗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紗縵,女老師的講堂。風寒紗縵為用於女老師或師母喪的哀輓辭。
|
寒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冷之氣。《禮記.月令》:「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草木皆肅。」唐.劉長卿〈感懷〉詩:「水近偏逢寒氣早,山深常見日光遲。」
|
廣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亮。唐.陸龜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襲美〉詩:「三清今日聚靈官,玉刺齊抽謁廣寒,執蓋冒花香寂歷,待晨交佩響闌珊。」《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萬丈廣寒難得到,嫦娥今夜落誰家?」
|
寒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表面距兩極各二十三度半以內之地。在北的稱為「北寒帶」,在南的稱為「南寒帶」。
|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指寒食節。元宵,指元宵節。全句比喻天天都像過節一樣,生活豪奢,無節制的尋歡作樂。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合䘕衏中姊妹,也沒有一個不喜歡陳秀才的,好不受用!好不快樂!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
飢不可食,寒不可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可吃、不能穿。比喻不實用。《漢書.卷五.景帝紀》:「農,天下之本也。黃金珠玉,飢不可食,寒不可衣,以為幣用,不識其終始。」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