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7.37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曾、未曾。《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昔日遊處,行則連輿,止則接席,何曾須臾相失。」《紅樓夢》第四二回:「我何曾說什麼來!你不過要捏我的錯兒罷了。」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局,又深知自己已無力匡扶國運。於是便又在滯留夔州期間,將自己暮年多病的苦況、關心國家命運的深情及對昔日長安生活的懷念,結合眼前蕭森的秋景,融鑄於詩作中,寫成了一首悲壯蒼涼、意境深閎的〈秋興八首〉。大曆三年(七六八)初,他離開夔州,乘舟出峽。抵峽州(宜昌古稱)後受到地方官的熱情款待,並在下牢溪畔的津亭,為他設宴洗塵。他寫了《春夜峽州田待禦長史津亭留宴》一詩以記其事。他還遊覽了附近的山川,所寫《虎牙行》一詩,生動地描述了荊門虎牙(在宜昌境內)的險峻形勢。 詩作欣賞〈壯遊〉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七齡...
一顧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但卻又是極為不祥,招來「傾城傾國」的禍害。而越王句越,忍辱負重,生聚教訓,發動大軍,圍困夫差於姑蘇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殺,吳國果然傾覆,句踐終於復興越國。後來「傾國傾城」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女子的美豔,可以帶來禍害。其實此一語義,早在《詩經》中就已經見到。《詩經.大雅.瞻卬》有「哲婦傾城」這樣的句子,意思是「婦人多謀深慮乃亂國」,此處「傾...
走馬觀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走馬看花」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唐.孟郊〈登科後〉詩(據《全唐詩.卷三七四.孟郊》引)昔日齷齪1>不足誇,今朝放蕩2>思無涯。春風得意3>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4>花。 〔注解〕 (1) 齷齪:音ㄨㄛˋ ㄔㄨㄛˋ,本指拘於小節、器量狹隘的樣子。此處借指中第前的鬱結氣悶。 (2) 放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3) 春風得意:指登進士第後稱心如意的感受。見「春風得意」。 (4) 長安:唐代首都。地約在今陝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嶺終南山,北連渭河平原。(二) ※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三》(據《清詩話續編》引)唐詩情深詞婉1>,故有久久吟思2>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馬看花,同于不讀...
一言難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言難盡」之典源,提供參考。 ※《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掀開簾兒,張主管看見一個婦女,身上衣服不甚齊整,頭上鬆,正是烏雲不整,唯思昔日豪華;粉淚頻飄,為憶當年富貴。秋夜月蒙雲籠罩;牡丹花被土沉埋。這婦女叫:「張主管,是我請你。」張主管看了一看,雖有些面熟,卻想不起。這婦女道:「張主管,如何不認得我?我便是小夫人。」張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這裡?」夫人道:「一言難盡。」張勝問:「夫人如何恁地?」小夫人道:「不合信媒人口,嫁了張員外。原來張員外因燒煆假銀事犯,把張員外縛去左軍巡院裡去,至今不知下落;家計並許多房產都封佔了。我如今一身無所歸著,特地投奔你。你看我平昔之面,留我家中住幾...
倒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追溯、回到從前。[例]走進這家復古風格的餐廳,時光好像倒退幾十年,讓人猶如置身昔日的臺灣農村。
疇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昔日、從前。《南史.卷六一.陳伯之傳》:「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宋.梅堯臣〈王龍圖知江陵〉詩:「樽俎思疇日,煙雲感舊遊。」也作「疇昔」。
烏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虛無、不存在的事物。南朝梁.蕭統〈答湘東王求文集及詩苑英華書〉:「雖事涉烏有,義異擬倫,而清新卓爾,殊為佳作。」《三國演義》第一七回:「若將軍者,向為漢臣,今乃為叛賊之臣,使昔日關中保駕之功化為烏有。」
蕭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臭草。比喻不肖。《楚辭.屈原.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文選.張衡.思玄賦》:「寶蕭艾於重笥兮,謂蕙芷之不香。」
境過情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據《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引)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1>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注解〕 (1) 向:昔日、從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