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9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山村的民間歌謠。歌詞多為即興創作,內容以表現工作與愛情生活為主。曲調質樸,節奏自由。[例]農村的青年男女,常以山歌表達愛意。
南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宋、元時期流行於南方的戲曲。是中國戲曲最早的成熟形式,直接影響明代傳奇。因起源於浙江溫州,故也稱為「永嘉雜劇」、「溫州雜劇」。當地稱為「戲文」。所用的音樂主要是南曲。南戲的早期作品傳世很少,直到元代末期,始有一些藝術成就較高的作品出現,如《琵琶記》,及四大傳奇的《荊釵記》、《白兔記》、《拜月記》、《殺狗記》等流傳至今。
黎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族源於百越中的駱越。聚居海南島。人口約一百一十萬。以農耕為主要生計,兼從事狩獵、手工藝。操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大多兼通漢語。口頭文學十分豐富,其中神話、歌謠占重要的地位。崇拜祖先信仰鬼神。因從事農、獵,特別重視山鬼。
南鷂北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武帝時,博陵安平人崔洪以嚴厲剛直見稱於世,為御史時朝中群臣均忌憚之。時人編歌謠稱之「叢生棘刺,來自博陵。在南為鷂,在北為鷹。」見《晉書.卷四五.列傳.崔洪》。後比喻嚴峻剛直的人。如:「他在司法官任內,剛正不阿,所以同僚稱他為『南鷂北鷹』。」
赫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西元1744~1803)是德國詩人兼批評家。他與同志創立文學社,發起狂飆運動,研究民諺歌謠,並提倡歷史的文學研究,影響當世甚鉅。著有史詩〈息德〉(Cid),《論評德國文學雜論、評林》等。(2)(Robert Hart,西元1835~1911)英國人,少時來中國,初供職寧波英國領事館,後任職廣東關稅務司。清同治二年,升任海關總稅務司,光緒三十三年回國。
油壁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油漆塗飾的華麗車子,為古代貴婦人所乘坐。《樂府詩集.卷八五.雜歌謠辭三.古辭.蘇小小歌》:「我乘油壁車,郎乘青驄馬。」也作「油碧車」。
娟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秀美好。唐.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幼子娟好靜秀,瑤環瑜珥,蘭茁其牙,稱其家兒也。」《老殘遊記》第一○回:「惟長短句子的歌謠最多,俱是手錄,字跡娟好。」
村上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分鐘後的世界》。東京:幻冬舍,一九九七。《你根本不懂愛》。翁淑華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七。《昭和歌謠大全》。蔡雅娟、廖秋紅譯,台中:三久,一九九八。《初夜.重逢夜.最後一夜》。楊佑葵、陳純子譯,台中:三久,一九九八。《援助交際》。翁淑華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八。《穿在乳頭上的洞》。許柏玉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八。《一桿進洞》。楊佑葵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八。《異色嘉年華》。翁淑華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八。《音樂海岸》。彭春美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九。《長崎荷蘭村》。童宇玲譯,台中:草石堂,一九九九。《再婚驚...
投珠報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投桃報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非一時一地一人所作,共三百零五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為文學總集之祖,也是當時北方文學的代表。「雅」有嚴正、高貴的意思,所以雅樂亦即正樂,有別於民間歌謠。〈大雅〉是用於朝會的樂歌,〈小雅〉則是用於宴饗的樂歌,此為大小雅的區別。〈抑〉一詩出自〈大雅〉,相傳是春秋衛武公所作,用以自勵之詩。周公平定武庚之亂後,封康叔於衛,建立衛國。康叔的八世孫姬和因為攻滅西戎有功,受周平王賜爵,是為衛武公。衛武公治理國家的態度十分開明,總是廣納百官的意見,做為施政的參考,因此得到衛國人民的愛戴,讓...
周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周朝時採自舊周地的民間歌謠,多中正和平之音,歷來皆被視為正風的典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