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流底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一隻黿,牠咬住車子左邊那匹馬的腳,拖著潛入砥柱山那段湍急的水流中。這裡的砥柱山位於三門峽東,根據《水經注》記載,當年大禹治水時,這座山因為擋住水道而被鑿開,之後河水流到這裡就分流而過,這座山就像根巨大的柱子,屹立於黃河急流之中,所以取名為砥柱。後來「中流砥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獨立不撓、能擔當重任支撐大局的人。
曦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漾水注》:「若嶺紆曦軒,峰枉月駕。」
劉獻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歲那年最為關鍵。 著作其著作分類如下:1.地理部(1)《秦邊九衛圖》佚(2)《楚水圖記》佚(3)《水經注疏》未成(4)《江漢沅湘記》佚2.歷史部(1)《明史》未成(2)《明初官制》佚(3)《陞官圖說》佚(4)《續竹書紀年草稿》佚(5)《綱目紀年》佚(6)《論宗法》未成3.音韻學部(1)《新韻譜》佚4.文學部(1)《廣陽集》佚(2)《廣陽詩集》疑尚存(3)《離騷經講錄》佚5.其他(1)《日記》:由《廣陽雜記》摘錄選輯而成,佚(2)《廣陽雜記》佚(3)《日知錄》佚(4)《友譜》佚其中《新韻譜》、《明史》、《
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像牆壁一樣直立。形容山石陡峭。《三國志.卷六○.吳書.賀齊傳》:「林歷山四面壁立,高數十丈。」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巨馬水》:「淶水又南逕藏刀山下,層巖壁立,直上干霄。」
觀隅三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舉一反三」。見「舉一反三」條。
01.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序〉:「進無訪一知二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喪辭書,達士嗟其面牆。」  
繫風捕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風不可繫,影不可捕。形容事物虛妄,沒有事實根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贛水注》:「有二崖,號曰大蕭小蕭,言蕭史所遊萃處也。雷次宗云:『此乃繫風捕影之論。』」也作「係風捕景」。
江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江的水。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以熱水燙後去毛。如:「揚湯燖毛」。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溳水注》:「溫水出竟陵之新陽縣東澤中……其熱可以燖雞。」
層出疊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事物或言論接連出現,似乎沒窮盡。清.紀昀〈水經注目錄後校記〉:「今以永樂大典所引,各按水名逐條參校,非惟字句之訛,層出疊見,其中脫簡,有自數十字至四百餘字者。」也作「層見疊出」、「層出不窮」。
望衡對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指門。宇,指屋子。望衡對宇指門戶相望,房屋相對。形容住得很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沔水注》:「望衡對宇,歡情自接,泛舟褰裳,率爾休暢。」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三.灤陽續錄五》:「余鄉張明經晴歲,除夕前,自題門聯曰:『三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千錘百煉人』。適有鍛鐵者求彭信甫書門聯,信甫戲出此二句與之。兩家望衡對宇,見者無不失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