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轉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轉相流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漸江水注》:「江水翼縣轉注,故有東渡西渡焉。」
洪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濤駭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濤駭浪」原作「驚波駭浪」,出自於三國魏時王粲的〈浮淮賦〉。〈浮淮賦〉內容主要描述軍隊出征的壯盛場景,其中「凌驚波以高鶩,馳駭浪而赴質」二句的意思是說:出征的戰船,凌駕於高起的浪頭上,奔馳於洶湧的波濤中,勇往直前地奔赴戰場。句中的「驚波」與「駭浪」,就是指極為凶猛激烈的波浪。後來「驚濤駭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猛烈的波浪,如宋.陸游〈長風沙〉詩:「江水六月無津涯,驚濤駭浪高吹花。」此外,亦可引申用來比喻險惡的環境,如:「老王的閱歷豐富,不知經歷多少驚濤駭浪。」
枕戈俟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復興中原的抱負,於是被任命為豫州刺史,自己招募兵馬北伐,並且發誓說:「如果不能光復中原,就像流逝的江水一去不回。」果真,他幾次打敗後趙石勒,光復了黃河以南的地方。劉琨知道他被任用後,在寫給親友的信上說:「我枕著武器等待天明,立志消滅叛逆的胡人,常常怕祖逖比我早一步握著鞭子馳騁沙場。」後來「枕戈待旦」被用來形容殺敵報國之心急切,隨時準備作戰。亦用來形容人全神戒備,絲毫不敢鬆懈。
水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海軍、水軍。如清代有外海水師、長江水師等。明.陳子龍〈募練水師疏〉:「題為臣鄉募練水師,共資守禦,以示鼓舞事。」
襄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勢浩大,漫過山陵。《書經.堯典》:「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
江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水中央。唐.白居易〈琵琶行〉:「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三國演義》第四九回:「聘立在船頭,大叫:『承相鈞旨:南船且休近寨,就江心拋住。』」
遄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速。《書經.禹貢》:「江漢朝宗于海」句下唐.孔穎達.正義:「江水漢水,其流遄疾,又合為一,共赴海也。」
物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像貌、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石壁色紅,間有白文,類牙形,並以物像受名。」《儒林外史》第二回:「一會兒砸嘴弄脣的,臉上做出許多怪物像。」
乘奔御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乘著快馬,駕御著風飛行。形容速度很快的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秋月寒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亮皎潔的秋月,寒冷清澈的江水。比喻有才德的人內心明淨清澈。宋.黃庭堅〈贈別李次翁〉詩:「德人天游,秋月寒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