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1.47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聲東擊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史稿.卷一五一.交通志三》:「倘遇用兵之際,彼等外國軍信速於中國,利害已判若徑庭。且其鐵甲兵船,在海洋日行千餘里,勢必聲東擊西,莫可測度,全賴軍報神速,相機調援,是電報實為防務所必需。」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意謂不辭辛苦的竭盡心力,一直到死為止。《清史稿.卷二七七.陳鵬年傳》:「上聞,諭曰:『鵬年積勞成疾,沒於公所,聞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懸罄。此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凶暴。《韓非子.亡徵》:「官吏弱而人民桀,如此則國躁。」《清史稿.卷四九三.忠義傳七.孫家泰傳》:「而鳳臺苗沛霖所部,尤橫桀不可制。」
上下其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王得臣《麈史.卷上.惠政》:「由是吏胥匠石,無一高下其手,而民無所用賂。」 02.《清史稿.卷二八八.張廷玉列傳》:「刑部引律例,往往刪截,但用數語,即承以所斷罪;甚有求其彷彿,比照定議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 參考詞語︰移手上下注音︰|ˊ ㄕㄡˇ ㄕㄤˋ ㄒ|ㄚˋ漢語拼音︰yí shǒu shàng xià釋義︰猶「上下其手」。見「上下其手」條。 01.明.瞿式耜〈顯考府君行狀〉:「當新舊交乘之會,更文移舞弄之秋,易嚮東西,移手上下,一切已行規制,束之高閣。」
迥然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清史稿.卷一五九.邦交志七》:「而我國新定之國籍法,則採用血脈主義。根本解釋,迥然不同。彼之欲加附則者以此,我之堅持刪去亦以此。」
避重就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一一.選舉志六》:「其或敗檢踰閑,僅與避重就輕,均非整飭官方之意。命詳註實跡,不得籠統參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清代府下所設與州、縣同級的地方行政單位。如清代在臺灣設有淡水廳、噶瑪蘭廳等。《清史稿.卷一一六.職官志三》:「初治明制,府廳、州、縣及各衛武學並置學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花紋的雲彩。《集韻.平聲.文韻》:「雯,雲成章曰雯。」金.王喆〈瑤臺月.攜雲放肆投閑路〉詞:「香煙起盤裊,盡成雯蓋。」《清史稿.卷九七.樂志四》:「帝奉帝,孫有孫,祥雯燦紫閽。」
嗣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此以後。《清史稿.卷五.世祖本紀二》:「苟以恩結,寧不知感,若任情困辱,雖嚴何益,嗣後宜體朕意。」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八》:「僅於永昌城駐兵,沿邊一帶,有鞭長莫及之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