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6.95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居俄羅斯、波蘭、土耳其、西伯利亞及中亞細亞等地勇悍的民族,以善於騎馬作戰著稱,俄帝嘗編其人為馬隊。也作「可克」。
獻香花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隊名。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女弟子隊十隊之一。每逢皇帝舉行春、秋及聖節三大宴,御樓賜酺及上元觀燈時,「菩獻香花隊」隨女弟子隊其他九隊表演樂舞。表演時著生色窄砌衣,戴寶冠,執香花盤。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
普,歇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英國音樂家、民族音樂、舞蹈採集研究者。生、卒於倫敦。他畢業於劍橋「Clare學院」,曾到澳洲。在倫敦「Hampstead音樂學院」任教,後升為院長。當時英國學院派對民間樂舞並不重視,1899年普在牛津附近的Headington首次看到《摩里斯舞蹈》(Morris Dance)的演出,他開始收集民間歌舞,並成為第一位收集和研究英國民間舞蹈音樂的學者。由於他的研究,使人們開始注意即將失傳的英國《摩里斯舞》,同時也影響社會大眾對十七世紀舞蹈大師普雷弗(John Playford, 1623-1686)所出版的英國鄉村舞曲給予重視和產生研究的興趣。在普的推動下,英國於1911年成立「英國民間...
《The Dance Encyclopedia》, Simon & Schuster, N.Y., 1967,《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 Y. London, 1998.
耶斯彼諾家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族名。西班牙著名的舞蹈家族,出了不少傑出的舞者及舞蹈教師。這家族最早的一位舞蹈家是雷翁.耶斯彼諾(Leon Espinosa, 1825-1904),他畢業於巴黎歌劇院的舞蹈學校,隨後進入聖馬丁港口劇院(Theatre de la Porte Saint- Martin),並前往蘇聯巡迴演出,後來則成為莫斯科波修瓦芭蕾舞團(Moscow Bolshoi Ballet)的首席舞者。1872年,他定居在倫敦,並創立了一所舞蹈學校。他的妻子及女兒們均揚名於輕歌劇□的舞蹈演出。雷翁的兒子為愛德華.耶斯彼諾(Edourd Espinosa, 1871-1950),在1920年時,是英國皇家舞蹈協會...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藥王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法蓮華經》中的一位菩。他的前世,由於聽聞《妙法蓮華經》,而獲得很高的成就。以神通作種種布施,最後自燒雙臂供佛,為捨身布施的典範。
〔巴巴羅皇帝敕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巴巴羅皇帝敕令〕為西元一一五八年時,由神聖羅馬帝國巴巴羅(Frederick Barbarossa, 1123~1190)所頒布之大學特權有關敕令。在此道敕令中--其有時被誤認為與波隆納大學(Bologna University)的建立有關,賦予了倫巴第王國(Lombard Kingdom)境內所有學生以特殊的法定地位;大學生可以選擇在大學內接受司法審判,亦即在法定程序的案件中,學生可以選擇將自己的案件帶到自己的教師面前,或選擇將其帶至學習所在之城市的主教面前來審理。巴巴羅皇帝所授與學生有權選擇接受教授或主教司法審判之特權的措施,後來也在他處施行,如一二○○年時在巴黎市民與學生所發...
梅奏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十六∼十七世紀的一種義大利舞,這種舞很難界定它的身分,因為它和《巴望舞》(Pavan)及《嘉拉德舞》(Galliard)極為相似,都是屬於二拍子的雙人舞。十六世紀舞蹈大師阿爾布(Thoinot Arbeau)在《Orchésographic》(1589, Fol 33)一書中指出《帕梅奏舞》是《巴望舞》的一種,只是節奏較《巴望舞》輕快;在舞蹈組曲的連接中,通常是《嘉拉德舞》緊接其後,或是另一種三拍子後舞曲(After-Dance)。但另一位舞蹈大師弗羅里奧(John Florio)卻認為《帕梅奏舞》是《嘉拉德舞》的一種。從舞蹈大師卡羅素(Fabritio Caroso)在1815年和...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 Y., Lodon, 1998.
克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多聚居於新疆北部,部分分布在青海、甘肅西境。操哈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恰普恰克語支,以阿拉伯文字書寫。以游牧為生,信仰回教。
錫伯族滿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一、少數民族巫舞。俗稱《跳神》。廣泛流傳於我國東北、西北地區的滿、蒙古、達斡爾、顎倫春、顎溫克、赫哲、錫伯、維吾爾、哈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二、錫伯族宗教舞蹈。流傳於於新疆的察布查爾一帶錫伯族聚居區。滿是原始滿教巫師的稱謂。《滿舞》即職業巫師作法的活動,主要在治病、春節祈年及滿盛會(類似廟會)等場合表演。錫伯族先民信奉滿教,至今仍流傳該舞形式。舞時,滿頭戴銅鈴神帽,腰繫綴有若干飄帶的裙子和一圈小銅鏡,胸掛護心鏡,左手持神鼓,右手執神槌。主要動作有:〈單腿跳〉、〈雙腿跳〉、〈空中跳轉〉、〈碎打鼓〉、〈跳擊鼓〉、〈原地快速旋轉〉和〈翻滾〉特技等。跳至激烈高潮時,丟掉神鼓,抓起短矛...
爾瓦多共和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名。位於中美洲中部,南濱太平洋,面積二萬一千平方公里,為中美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人口約五百四十萬。首都為聖爾瓦多(San Salvador)。人民多信仰天主教,主要語言為西班牙語。原為西班牙殖民地,西元一八四一年正式宣布獨立,國慶日訂於九月十五日。幣制為US Dollar。簡稱為「爾瓦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