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哀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傷與歡樂。《左傳.莊公二十年》:「哀樂失時,殃咎必至。」《漢書.卷三○.藝文志》:「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
記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事情記載下來。《禮記.文王世子》:「是故聖人之記事也,慮之以大。」《漢書.卷三○.藝文志》:「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內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心,內在的情慾或情感。《漢書.卷三○.藝文志》:「是以聖王制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隋書.卷四八.列傳.楊素》:「然特為帝所猜忌,外示殊禮,內情甚薄。」
名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代九流十家之一,為戰國時的學派,其說在循名責實,而結果流為詭辯。始於鄧析、尹文,其後有惠施、公孫龍等。《漢書.卷三○.藝文志》:「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
采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代官府定期派人到民間採集各地詩歌,以觀民情風俗,作為施政的參考。《漢書.卷三○.藝文志》:「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鄒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被大海環繞,每個州又分別分為九州,而且由於方位偏遠語言各個州的風俗都不一樣。 著作 據《漢書•藝文志》,鄒衍著了《鄒子》49篇和《鄒子終始》56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則說他著作「《終始》、《大聖》之篇十餘萬言」,還有一本《主運》。 評價 司馬遷《史記》中列他為稷下諸子之首,說「騶衍之術,迂大而宏辨」。
左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周代史官分為左史、右史,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一說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後世以記載天子言行者為起居,唐高宗時以起居郎、起居舍人為左、右史。《禮記.玉藻》:「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漢書.卷三○.藝文志》:「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街談巷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 (2) 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帝王陵寢所在的縣。皆位於長安,為當時豪俠巨富聚集的地方。 (3) 彈射臧否:指摘出他人的善惡得失。彈射,指摘。臧否,音ㄗㄤ ㄆ|ˇ,善惡得失。 (4) 毫釐:比喻極微小的數量。 (5) 擘肌分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細密。見「擘肌分理」。〔參考資料〕 《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
篇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篇章的標題。《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
抑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下、浮沉。《漢書.卷三○.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