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短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的服裝,非儒者的衣服。《史記.卷九九.劉敬叔孫通傳》:「變其服,服短衣,楚製,漢王喜。」唐.司馬貞.索隱:「孔文祥云:『短衣便事,非儒者衣服。高祖楚人,故從其俗裁製。』」
芝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仙人種植芝草的地方,一說指洛陽。《文選.曹植.洛神賦》:「爾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文選.鮑照.舞鶴賦》:「朝戲於芝田,夕飲乎瑤池。」
大喜踰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喜過望」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淮南王1>至,上2>方踞3>床洗,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4>,帳御5>飲食從官6>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於是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化人之袪,騰而上者,中天止。暨及化人之宮。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十年不思其國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田子方》、《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 (2) 周穆王:姓姬名滿,昭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年過五十即位,不恤國事,得八駿馬西遊,樂而忘返,國幾為徐偃王所乘。急歸,使楚滅徐。後拒諫而征犬戎,荒服者從此不至。在位五十五年崩,諡曰...
驚喜過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喜過望」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九一.黥布列傳》淮南王1>至,上2>方踞3>床洗,召布入見,布(甚)大怒,悔來,欲自殺。出就舍4>,帳御5>飲食從官6>如漢王居,布又大喜過望。於是使人入九江。楚已使項伯收九江兵,盡殺布妻子。布使者頗得故人幸臣,將眾數千人歸漢。漢益分布兵而與俱北,收兵至成皋。四年七月,立布為淮南王,與擊項籍。 〔注解〕 (1) 淮南王:英布(?∼西元前196),漢初六縣人。秦末從項羽入咸陽,封九江王。後降漢,破項羽於垓下,封淮南王。及韓信、彭越相繼為劉邦所誅,遂舉兵反,戰敗逃江南,為長沙哀王誘殺。因曾受黥刑,故亦稱為黥(ㄑ|ㄥˊ)布。 (2) 上:指...
複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閣中上下重疊的通行道路。《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孝惠帝為東朝長樂官,及閒往,數蹕煩人,作複道,方築武庫南。」也作「復道」、「複陸」。
不學無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不學無術」。見「不學無術」條。01.宋.歐陽修〈論臺諫官言事未蒙聽允書〉:「使陛下上不顧天災,下不恤人言,以天下之事委一不學無識、諂邪狠愎之執中而甘心焉?」
02.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檄》:「世皇〈下江南檄〉,枚舉賈似道無君之罪,宋國臣民其不誠服者與?其文曰:『……世濟其惡,真兇悖之賈充。謀及心,效姦雄之曹操。不學無識,舞術弄權。』」
溥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的平原。《詩經.大雅.公劉》:「瞻彼溥原,陟南岡。」
星眸皓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明眸皓齒」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據《文選.卷一九.賦.情》引)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則君王所見,無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襛纖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1>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2>,靨輔3>承權4>。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注解〕 (1) 丹脣:紅脣。 (2) 睞:音ㄌㄞˋ,旁視;斜視。 (3) 靨輔:臉頰上的笑渦。靨,音|ㄝˋ,面頰上的微渦,俗稱酒渦。輔,通「」,臉...
法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子的車駕。《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