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8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十笑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打仗,我就用戰爭來做個比喻。戰鼓咚咚的敲著,兩軍的刀劍已經交鋒。那戰敗的士兵,就丟盔棄甲,拖著兵器逃走,有的逃了一百步才停下來,有的則逃了五十步就止步了。如果逃了五十步的人卻取笑那逃了一百步的,說他膽子小。您覺得怎麼樣呢?」梁惠王說:「這是不對的,只不過沒跑一百步罷了,但逃了五十步也是逃跑啊!」孟子說:「您既然明白這個道理,就不必奢望百姓會比鄰國多了。彼此都不管人民的死活,如何能期望更多的人民來歸附呢?」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五十步笑百步」,用來比喻自己和別人有同樣的缺點或錯誤,卻自以為是而譏笑別人。
手到拿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出手就將敵人捉住。比喻撮取物件之迅速或行事輕而易舉,毫不費力。元.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任逃走向天涯外,我也少不得手到拿來。」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管教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也作「手到擒來」。
連爬帶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倉皇、狼狽的樣子。如:「他被嚇得連爬帶滾的逃走。」
圍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圍住對方,使其不能逃走。《三國演義》第一一二回:「昭令兵四面圍困,併力攻城。」《西遊記》第五回:「佈一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
假虎張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過百萬的大軍,但統御軍隊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諸國其實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軍隊啊!猶如野獸們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保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由大臣奏請提升有特別技能、學識或功績的人才,供朝廷任用,並為其作保,稱為「保舉」。《儒林外史》第五○回:「今歲在京,因書法端楷,保舉中書職銜的。」《老殘遊記》第一八回:「替他捐官,保舉他,他不要,半夜裡逃走了的。」
滾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行離開或逃走。[例]我沒辦法適應這裡的環境,只好滾蛋了。
脫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身逃走。《福惠全書.卷七.錢穀部.比較》:「而奸里正藉多人廝混,或深夜訊責之難清,或乘間脫逃而漏卯。」
遁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走。《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夾著尾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狼、狗之類動物受驚後,夾尾逃走的樣子。後引指做壞事的人被指責後,逃離的狼狽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