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00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兵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武力進諫君主。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左氏以鬻拳兵諫為愛君,文公納幣為用禮。」
矯枉過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源,提供參考。 #《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雲夢之山。子胥2>兵笞3>卒主4>之墓,昭王5>遣大夫6>申包胥7>入秦8>請救。于斧漁子9>進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榮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
一目五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水利助鄉里,張元伯鬼魂通靈,應世叔能同時閱讀五行文字,李洪代弟赴死,翟文仲起義兵討伐亂逆,袁著上書進諫。汝南地區這八個人的行為,在孔融看來,潁川人士都無法做到,因此寫下這篇文章,以舉證事例的方式,駁斥陳群的潁川人士優於汝南之說。原文中就見到了「五行俱下」的用法。另外在《梁書.簡文帝本紀》、《齊書.河南王康舒孝瑜列傳》則有讀書「十行俱下」的說法,文獻上也見有「七行俱下」、「數行並下」等用法。後來以「一目十行」最為常用,演變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閱讀速度的快速。
矯枉過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源,提供參考。 #《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雲夢之山。子胥2>兵笞3>卒主4>之墓,昭王5>遣大夫6>申包胥7>入秦8>請救。于斧漁子9>進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榮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
千載一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建議楚王將這裡建郡,並自請將封地改為江東地區。但這件事拖了很久都沒有定案,春申君的一個部下便向他進諫說:「我們應該要居安思危,現在楚王的年事已高,封地的事一定要趕快解決,而您的封地最好遠離楚國國都。您看春秋時秦孝公曾封公孫鞅,但孝公一死,他的繼任者就把公孫鞅殺了。還有秦惠王也曾賜封冉子,惠王一死,接任的君王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公孫鞅是功臣,冉子是皇親國戚,都還遭到這樣的命運,原因就是封地離京師太近,過於招搖。像古代太公望與邵公奭,就因為封在遠地而得以保全。今天燕國不斷攻打趙國,弄得趙國怨聲四起,您不如向北出兵救趙,平定燕國,然後就請以燕國為封地,這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啊!」「千載一時」這個成...
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東漢順帝時,大將軍梁冀專權,朝政腐敗。帝選派張綱八人巡視全國,糾察吏治,餘人皆受命之部,獨綱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上書彈劾梁冀,揭露梁冀的罪惡。見《後漢書.卷五六.張皓傳》。後比喻不畏權貴,直言進諫。《文選.沈約.奏彈王源》:「雖埋輪之志,無屈權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指日可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受到責難,不料太皇太后非但沒有怪罪他,還派遺使者向他請教當今朝政得失。因此司馬光感到十分欣慰,認為進諫之路已經開啟,如此一來,天下太平之日不久即將到來。後來「指日可待」被用來形容願望或期盼不久即將實現。
赴難如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如王子城父6>,請立為大司馬。決獄折中,不殺不辜,不誣無罪,臣不如賓胥無,請立為大司理。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辟死亡,不撓富貴,臣不如東郭牙,請立以為大諫之官。此五子者,夷吾一不如,然而以易夷吾,夷吾不為也。君若欲治國彊兵,則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夷吾在此。」桓公曰:「善。」 〔注解〕 (1) 盡地之利:據新編諸子集成本《管子》原作「多眾盡地之利」,義難解。或疑「多眾」為衍文,今據刪。 (2) 廣牧:廣大的牧地。 (3) 結轍:車子的軌跡交錯。車不結轍,喻善於指揮戰車,使戰車不亂。 (4) 旋踵:轉身,指畏縮退後。士不旋踵,指戰士不退縮。 (5) 鼓:激勵、使振作。 (6) 王子...
霽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息怒。《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徵狀貌不逾中人,有志膽,每犯顏進諫,雖逢帝甚怒,神色不徙,而天子亦為霽威。」
矯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源,提供參考。 #《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1>問曰:「子胥伐楚宮,射其子,不殺,何也?」「弗及耳。楚世子奔逃雲夢之山。子胥2>兵笞3>卒主4>之墓,昭王5>遣大夫6>申包胥7>入秦8>請救。于斧漁子9>進諫子胥,子胥適10>會秦救至,因引兵還11>。越12>見其榮於無道之楚13>,興兵伐吳14>。子胥以不得已,迎之就李15>。」問曰:「笞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