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小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傳於民間的俚俗歌曲。題材廣泛,曲調流暢,並多用襯字、襯句來擴充音樂結構,以加強情感的表達。[例]鄉村小調 △小曲
清雅絕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淨幽雅,一塵不染。如:「他居住的鄉村小屋清雅絕塵。」
村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村鄰里。如:「為爭睹這難得一見的奇景,鄰近村里的居民都紛紛趕來觀賞。」《水滸傳》第五七回:「小人這裡只賣酒。要肉時村里卻纔殺羊,若要,小人去回買。」
艾麗查奧若什科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奧若什科娃生於涅曼河畔的格羅德諾(現屬白俄羅斯,當時屬於被沙皇俄國吞併的立陶宛-波蘭聯邦地區)的一個鄉村貴族家庭,曾在華沙寄宿學校學習,並和同在學校學習、後來成為著名女詩人的科諾普尼茨卡(Konopnicka, Maria)成為好友。16歲時與一波蘭貴族結婚。1863年1月因立陶宛和波蘭的青年反抗俄國長期的民族壓迫和統治,爆發了一月起義。在起義中,她積極參加起義部隊中通訊聯絡、籌辦糧餉和縫製衣服的工作,並且藏匿起義領導人羅穆爾德•特羅哥德(Romuald Traugutt),把他送到邊境。她在這次起義中的行為使得她和保守...
斯巴達(Spart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村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鄉村的婦女。唐.白居易〈寄內〉詩:「不如村婦知時節,解為田夫秋擣衣。」
村塢集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漢末鄉里社會解體,流民大量產生後,新的鄉村社會逐漸成立。漢代,里是地方最末端的單位。里制崩潰,新的「村」逐漸產生。「村」的意思本為「屯聚」,及人們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村」本來是流民聚集在一起的地方。這些村有的建在以前的聚落廢墟上,有的設於遠離人世的山中。在東漢到魏晉時,村長與「塢」合用,而稱「村塢」。「村」與「塢」的性質大抵相仿。「塢」本意為小城寨,原具軍事意義;西漢在居延地區設有「塢侯」,以防外敵。到王莽時,「塢」也是民眾為了自衛而設的城寨。東漢末年以後,民眾常在內亂時設「塢」以自保,或者流民集團移動後,設...
社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舊時村里中,節日時應節扮演的雜戲。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霍山行祠》:「沿路迎引到廟上露臺上相撲,捧正殿妓樂社火酌獻。」《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到於是日,合鄉村男婦兒童無不畢赴,同觀社火。」
草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鄉村裡的市集。宋.蘇軾〈江漲用過韻〉:「春江圍草市,夜浪浮竹屋。」宋.陸游〈村居〉詩:「草市寒沽酒,江城夜擣衣。」
道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士所居的道觀。《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不分鄉村市井道院僧房,俱要走到,必有下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