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0.88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眾怨之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東林:指在東林書院講學顧憲成等人。東林書院,宋楊時建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修,並在其中講學。顧憲成(西元1550∼1612),字叔時,明常州府無錫人,人稱涇陽先生。
大相國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南省開封縣境的寺廟。北齊天保六年(西元555)創建,宋至道二年(西元996)重建。明末為河水淤沒,清順治時重建,乾隆時重修。宋.王栐《燕翼詒謀錄.卷二.東京相國寺》:「東京相國寺乃瓦市也,僧房散處,而中庭兩廡可容萬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趨京師以貨物求售轉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至道二年,命重建三門,為樓其上,甚雄,宸墨親填書金字額,曰『大相國寺』,五月壬寅賜之。」
伊闕佛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魏宣武帝造佛龕於伊闕山,唐貞觀間重修,岑文本撰碑,褚遂良書寫,頗為書法家所重視。
北港媽祖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林縣的朝天宮,供奉媽祖。為臺閩地區的第二級古蹟。初建於雍正八年,乾隆十六年重修,經不斷擴充,方具今日規模。和大甲鎮瀾宮同是臺灣最重要的媽祖寺廟,並為媽祖信仰中心。也稱為「媽祖廟」、「天后宮」。
東林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楊時建東林書院於江蘇無錫。明萬曆年間,顧憲成等人重修並與高攀龍輩講學其中,每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士大夫多響應依附,遂有「東林黨」之稱。
回爐復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重修舊好。《金瓶梅》第二一回:「不知怎的撮弄,陪著不是,還要回爐復帳,不知涎纏到多咱時候。」
大天后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級古蹟,位於臺南市。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府邸,建於明永曆十七年(西元1663)。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施琅舉兵侵臺,延平邵王國遂亡。施琅以其得順利渡海入臺乃係媽祖庇佑,遂奏請崇祀,因此乃就寧靖王府邸重修,祀媽祖於正殿,後稱天后宮。此廟所存清代匾額數冠全臺,其中有雍正、咸豐、光緒等皇帝墨寶,彌足珍貴,且廟中所存施琅平臺征事碑,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碑記。
九成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隋唐時的故宮。在陝西省麟游縣西,原為隋仁壽宮,唐太宗貞觀五年重修,以其所在山有九重,故改名為「九成宮」。
盧溝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市最古老的石砌連拱橋。位於北平市西南八公里處,跨永定河上,建於西元一一八七年,清時曾重修。橋長二百六十六公尺,有十一孔石拱,兩邊一百四十根石欄柱頭,雕有四百八十五個石獅子,姿態各殊,栩栩生動。
孔子廟堂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碑刻。為虞世南於高祖武德九年(西元626)所作。記述孔子後裔孔德倫為褒聖侯並重修孔廟等事。此碑書法筆力遒勁,碑體圓腴,為唐楷圭臬。後有二重刻本,一為陝本,一為城武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