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道而走,結伴而行。[例]我們大夥相偕同行到阿里山看日出。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蜜蜂的聲音:在綠色的山谷裡,忙碌的蜜蜂,一起鼓動著翅膀,是最甜蜜的聲音。她最愛聽鳥兒歌唱:在清晨的阿里山上,喜悅的音符,只聽一次,就永遠不能忘。我最愛天空的藍:三月的春天,有白雲走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洗得乾乾淨淨的天藍。她最愛楓葉的紅:十月的秋天,有西風吹過,灑下滿山遍野,像夕陽般的紅。我最愛烤蕃薯的香氣:一點點焦的皮,剝開後又鬆又軟,趁熱吃,把香味一起吞進肚子裡。她最愛野薑花的芬芳:細細的花苞,加上少許的蜂蜜,含在嘴裡,全身都清香。我和她,並肩坐在樹下,聽樹葉說悄悄話,默默的,想像我們的最愛。這篇課文的結構分析表如...
牡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毛莨科芍藥屬,落葉灌木。二回三出複葉,夏初開花,單生枝頂,徑十至十七公分,色有紅、白、黃、紫等種,為中國大陸特產。也稱為「牡丹花」、「富貴花」、「一捻紅」。
國立嘉義家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為「時尚造型科」 交通資訊自行開車 經由中山高速公路北上/南下至嘉義家職1.下嘉義交流道,往嘉義阿里山方向 -> 北港路(縣159) -> 右轉 世賢路二段 -> 直走 經世賢路四段 到底->接 南興路 到底 -> 左轉 宣信街 ->於體育路口向右轉—嘉義家職【車程約36分鐘】。 2.下嘉義交流道,往嘉義阿里山方向 -> 北港路(縣159) 到底 -> 右轉 博愛 路一段-> 立即左轉上 嘉...
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鄒族(Tsou)2 分布3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4 收成祭(Homeyaya)5 凱旋祭/戰祭(Mayasvi)6 成年禮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鄒族(Tsou) 分布鄒族最初的居住地區較廣,後來從玉山附近向西遷徙,繞經嘉義一代平原而到達阿里山的溪谷中。大致分布於嘉義縣、南投縣、高雄縣等地。(註一P.028)(註二P.32)(註三P.025) 親族系統:父系社會 收成祭(Homeyaya)收成祭是屬於家族性的祭典,在每年的小米收割完後舉行,大約在七、八月左右。收成祭主要祭祀小米神,目的是感謝小米神對農作的照顧,並藉...
台灣的火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山脈的成因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資料5 相關教學資源 主要山脈1. 中央山脈2. 雪山山脈3. 阿里山山脈4. 玉山山脈5. 海岸山脈 主要山脈的成因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與偶雅大陸板塊發生弧陸碰撞,導致地殼水平壓縮,發生劇烈的褶皺隆起所形成。距今五六百萬年前,菲律賓海板塊上的火山島弧隨著該板塊向西北移動,在目前台灣花東縱谷一帶撞上歐亞大陸的邊緣。歐亞大陸斜坡,也就是後來台灣島的所處位置,由於強大擠壓力,使得大陸地殼的表層與堆積在該處海床上的沉積層發生強烈褶皺,並發展出一系列的逆衝斷層,將嚴重扭曲變形的岩層推擠舉升...
日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昇起。[例]我們利用假期到阿里山看日出。
高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一生(1908~1954),日治後期、國民政府初期的阿里山鄒族領袖,音樂家、白色恐怖受難者。目錄1 生平1.1 日本時期1.2 國民政府時期1.3 捲入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2 音樂成就3 參考書目 生平 日本時期高一生(1908~1954),原族名吾雍‧雅達烏猶卡那(Uongu Yatauyogana),1908(明治41年)年生於阿里山鄒族部落。高一生的日文名字叫矢多一夫,後改為矢多一生;「矢多」取自族名的前兩個音節「Yata」,「一生」則代表...
吳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99~1769)字元輝,清平和(今福建省平和縣)人。幼隨父母入臺,性沉靜,喜讀書,富思想,有器識。乾隆年間,曾任阿里山通事。
魯凱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且武器及宗教器物也多施於雕刻。魯卡族人有手臂與身體刺青的習俗。(註一P.61) 分布魯凱族分布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的地區。高雄縣、屏東縣、台東縣等地都有魯凱族的分布。(註二P.052) 社會組織:貴族制度魯凱族與排灣族相同,都是實行有頭目貴族的階級制度,分為貴族與平民兩個階級,實行長嗣承繼、餘嗣分出,階級是家族社會地位的標誌,也是部落聯繫的紐帶。(註二P.064) 年齡制度&成年禮魯凱族的年齡分級制度中,男性有著較嚴格的分級,分為兩個階段。十一歲到十六歲是少年期,此時雖未舉行重要的儀式,但從此要接受男性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