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養虺成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虺,毒蛇。養虺成蛇指飼養毒蛇,遺留後患。比喻縱容仇敵,而留下後患。《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君遂設辭,不欲使進,議者怪之」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載魏三公奏曰:「又文、景守成,忘戰戢役,驕縱吳、楚,養虺成蛇,既為社稷大憂,蓋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魏書.卷七七.高崇傳》:「且一日縱敵,數世之患,今若還師,令顥重完守具,徵兵天下,所謂養虺成蛇,悔無及矣。」
鵓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羽灰黑色,頸部及胸前呈暗紅色,可在家中飼養。也稱為「家鴿」。
工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蜜蜂。體較小,腳有花粉籃,腹下有蠟腺,在蜜蜂群中專司營巢、釀蜜、飼養幼蜂等工作。也稱為「職蜂」。
馬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飼養馬匹的場所。《紅樓夢》第七回:「眾小廝見他撒野不堪了,只得上來幾個,揪翻捆倒,拖往馬圈裡去。」
芻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飼養牛馬的草料。《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一曰祭祀之式,……七曰芻秣之式。」《周書.卷一八.王思政傳》:「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禦者,皆具焉。」
火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雞形目吐綬雞科的鳥類。即鷊。體高三尺餘,頭部有紅色肉瘤,雄者喉部有下垂的紅色肉瓣。其羽毛隨品種而異,並不時展開尾羽如扇,且發出咕嘍咕嘍的聲音。今臺灣及大陸地區閩、粵多飼養以供食用。也稱為「吐綬雞」。
長島(Long Islan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野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植物未經過人工飼養或繁殖的品種。[例]這株蘭花雖是野種,卻不比其他名貴品種遜色。
白飯青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白飯對待僕人,用青蔥的草料飼養馬匹。比喻對待僕馬優厚。唐.杜甫〈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詩:「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流浪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無人飼養或被棄養,到處流浪的狗。如:「認養流浪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