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政府派兵守的關口或收稅的地方。如:「關卡」、「兵卡」、「釐卡」。
天真爛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雖已息,人材自少當愛惜。如此小兒如此馬,它日應須萬人敵。老夫出無驢可騎,乃有此馬騎此兒。呼兒回頭為小,停鞭聽我新吟詩。兒不回頭馬行疾,老夫對之空嘖嘖。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 (2) 可憐:惹人喜愛。 (3) 未冠:未成年。 (4) 楚楚:整齊講究。〔參考資料〕 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按長史以草聖得名,蓋其天真爛漫,妙入神品,而非矩矱步武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長久固定不變的、規律的、定期的。[例]常規、常、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軍隊守的營壘。如:「堅壁清野」、「壁壘分明」。《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鉅鹿下者十餘壁。」《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
紮、屯。《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史稿.卷一三七.兵志八》:「僅於永昌城兵,沿邊一帶,有鞭長莫及之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阻擋。唐.盧照鄰〈行路難〉:「誰家能西山日?誰家能堰東流水?」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三下.粵西遊日記二》:「東面危崖獨展,與西高峰麓相對成峽。峽南堰水為塘。」
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行守江之下策。」 02.《清史稿.卷三九二.訥爾經額列傳》:「繞前扼賊北路,賊乃東趨。訥爾經額回臨洺關,素不知兵,束手無措。」 參考詞語︰袖手無策注音︰ㄒ|ㄡˋ ㄕㄡˇ ㄨˊ ㄘㄜˋ漢語拼音︰xiù shǒu wú cè釋義︰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 01.宋.張元幹〈陪李仲輔昆仲宿惠山寺〉詩:「相看炯不寐,袖手了無策。」 參考詞語︰束手無謀注音︰ㄕㄨˋ ㄕㄡˇ ㄨˊ ㄇㄡˊ漢語拼音︰shù shǒu wú móu釋義︰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 01.明.馮惟敏〈折桂令.問先生何計存身〉詞:「問先生何計存身?束手無謀,舉目無親。」 參考詞語︰束手無計注音︰ㄕㄨˋ ...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鄲。趙國向魏國求援,魏王派出將軍晉鄙帶兵前往救援,但是晉鄙害怕秦國的勢力,不敢正面交戰,因此就把軍隊紮在蕩陰這個地方,按兵不動。另一方面,魏王又派了將軍辛垣衍為使臣,前去邯鄲勸說趙王,說秦王其實並非真正要占領邯鄲,只是希望各國能擁戴他,尊稱他為帝,這樣秦王一高興,就會退兵,邯鄲也就可以解圍了。趙國的相國平原君一聽到這樣的事情,認為事態嚴重,一時拿不定主意。當時齊國的高士魯仲連正好在趙國遊歷,聽說魏國派人勸說趙國尊秦為帝,感到很氣憤,於是要求平原君為他引見辛垣衍,準備當面勸他打消這個念頭。原文中的「猶豫未有所決」後來可能演變成「猶豫不決」這句成語,指遲疑不定,無法拿定主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江干。」
高朋滿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據《全唐文.卷一八一.王勃》引)1>雄州霧列,俊彩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十旬休暇2>,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 (2) 十旬休暇:十日為一旬。唐朝制度,做官者遇到旬日就休假,時稱「休沐」。〔參考資料〕 《魏書.卷七一.夏侯道遷列傳》道遷雖學不淵洽,而歷覽書史,閑習尺牘,札翰往還,甚有意理。好言宴,務口實,京師珍羞,罔不畢有。於京城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