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武器名。用來阻擋刀箭、護衛身軀的盾牌。《書經.牧誓》:「稱爾戈,比爾,立爾矛,予其誓。」《韓非子.五蠹》:「乃修教三年,執戚舞,有苗乃服。」
2.參見「天」條。
3.水畔、岸邊。《詩經.魏風.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兮。」唐.杜甫〈有客〉詩:「豈有文章驚海內,謾勞車馬駐江。」
4.經脫水加工製成的乾燥食品。通「乾」。如:「筍」、「豆腐」。
5.成群有關係的人。《紅樓夢》第五九回:「那婆子深妒襲人、晴雯一人。」
6.姓。如晉代有寶。
1.冒犯、觸犯。如:「犯」。《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大禮以自取戾。」
2.求取、營求。《論語.為政》:「子張學祿。」《公羊傳.定公四年》:「伍子胥父誅乎楚,挾弓而去楚,以闔廬。」
3.強行參預。如:「涉」、「政」。清.徐珂《清稗類鈔.帝德類.咸豐季年三奸伏誅》:「三奸盤結,同大政。」
4.相關、有關聯。如:「相」。《水滸傳》第五二回:「莊客李大救主,誤打死人,非我事。」
戈為玉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戈,兵器,代表戰爭;玉帛,古時諸侯會盟朝聘所攜帶的玉器、絲織品等禮物,做為禮尚往來之用。「化戈為玉帛」比喻將戰爭轉變為和平。如:「經過別人勸和後,他倆終於化戈為玉帛,由仇人變為朋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武器。《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七》:「何必操戈,堂上有奇兵。」
2.比喻兵事、戰亂。《論語.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戈於邦內。」《文選.陸機.辯亡論上》:「齊民免戈之患,戎馬無晨服之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約計算之詞。即多少、幾許的意思。《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或用輕錢,百加若。」《三國演義》第八八回:「輒具金珠寶貝若,權為賞軍之資。」
2.複姓。《通志.卷二九.氏族略五》:「若氏出自代北,以國為氏。」
學者魏肯斯等人(Wickens,Borns,&Allen,1963)發現擾主要來自相似的記憶,認為遺忘產生的原因是由於訊息之間互相擾,使得訊息無法被個體提取,而非單純地因為時間經過。越是相似的訊息越會引發擾。行為主義心理學家也認為遺忘原因是學得經驗遭受擾所致。個體在學習時,由於先備知識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涉、參預、過問。《三國演義》第一一八回:「昔先帝在日,譙周未嘗預國政。」《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我的吃烟就是我的自由權,雖父母亦不能預的。」也作「與」、「豫」。
2.牽涉、關係。《朱子全書.卷一.學一.總論為學之方》:「大抵為己之學,於他人無一豪預。」
豪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豪放的氣概直上雲霄。形容英雄氣概極盛。如:「他一向言出必行,豪氣雲,所以受到大家的擁戴。」
大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戈,古代用以作戰的兩種兵器。大動戈原指雙方交戰激烈,後多用來比喻行事大肆聲張、勞師動眾或大費手腳。如:「這部機器無多大毛病,你卻要拆掉重組,何必如此大動戈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預。如:「不要涉他人的私事。」
2.牽連。《水滸傳》第二二回:「他與老漢水米無交,並無涉。」《紅樓夢》第六六回:「來自情天,去由情地,前生誤被情感,今既恥情而覺,與君兩無涉。」
4.兩列(含)以上的波在相會時疊加,而形成新波形的現象,稱為「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能禦敵而盡保衛責任的人。《詩經.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城。」《幼學瓊林.卷一.武職類》:「大將曰城,武士曰武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