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發俊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科,做出動作。發俊科指做出優雅的動作。《宋元戲文輯佚.王瑩玉》:「向這湖光雲影,雙雙發俊科。戲拋蓮菂,種在瓊波,願成連理荷。」
一不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陝西方言。指動作迅速。如:「他一見闖了禍,便一不溜跑得不見人影。」
撚靶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挑擔賣雜貨的小販轉動貨郎小鼓的動作,藉以發出聲音,吸引顧客。元.無名氏《硃砂擔》第一折:「你是個貨郎兒,我也是個撚靶兒的。」也作「撚把兒」。
打輪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套動作來回操練一次。《水滸傳》第三○回:「除下巾幘,拿條稍棒,來廳心裡月明下使幾回棒,打了幾個輪頭。」
學習的類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的類別心智技能(intelligent)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y)文字訊息(vebal information)態度(attitude)動作技能(motor skill) 學習條件學習的內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如學習環境、環境中的資源和學習活動的管理;內在因素如學習者的心智狀態、早期的知識和經驗、學習者的個人目標等
側手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板運動動作之一。平展四肢,向正、側兩方作車輪滾轉。
捯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放風箏時收線的動作。如:「放風箏時,隨著風速,時而捯線,時而放線。」
肌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使人知道人體各部位置的知覺。由關節、肌腱和肌肉內的接受器,接受壓力與張力,再將各種狀況傳到大腦,讓人感覺身體的位置以控制動作。如人在行走時,不須看腳,就可知腳的位置。
時間藝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基於時間感覺而成立的藝術,特徵為情節、動作的持續性。相對於空間藝術而言。如音樂、詩文等。
飛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跳躍動作。腿如飛躍而出,故稱為「飛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