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畢業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學校或訓班中,已修畢該階段課程且成績及格而可獲得畢業證書的學生。[例]畢業生致答詞
分布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學習過程中採用的習方式。將全部用於某種學習活動的總時間,分配為多個時段,只在時段中學習,在時段之間則休息。一般而言,此種方式的學習效果優於集中學習。也稱為「分布習」。
艦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艦上的最高指揮官。負有統轄全艦官兵,管理艦中各種事務,保全本艦安全及全艦乘員的指揮、統率、教育訓等責任。
板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習越過障礙物用的設備。以木板做成,如同板壁,軍隊超越障礙習時,有此設備。
爬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統競技。源於漢代尋橦、宋朝立竿等節目。可分為三類:一、將竹竿頂在頭上。也稱為「戴竿」、「頂竿」。二、立長竿於地上,由一人或數人爬上竿頂表演。三、長竿豎立於肩部。至今仍列入體技訓項目。也稱為「槓竿」、「夯竿」。
特種部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個部隊為其任務而徵集、編組、訓,使其能適應各種地形、氣候且具有特種作戰技能的部隊。有時用於敵後或敵人控制區,遂行特種任務。如國軍之敵後游擊隊、政戰特遣隊或任務編成之特遣隊等。如:「海軍陸戰隊是一種特種部隊。」
打野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隊進行野外作戰訓。如:「今天我們這一連出去打野外了。」
民族精神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培育民族意識,陶鑄民族道德,鍛民族體魄為目的的教育。
民權初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國父所著,五卷,二十章。全書成於民國五年。內容有關於社會建設,專講集會議事的法則,其目的在使一般國民熟諳議事法則,以習初步民權的運用。
兵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作戰的謀略。《南史.卷二.宋文帝本紀》:「才謝光武,而遙制兵略。」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布政使銜直隸按察使贈太常寺卿丁公墓表〉:「其樸直果毅之氣,可屬大事,又能深得民心如此,始知其不僅習兵略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