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風采與德業。《漢書.卷九.元帝.贊曰》:「然寬弘盡下,出於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
法償貨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以在國內清償債務的鑄幣或通貨。
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匿名的書信。《後漢書.卷一○.皇后上.章德竇皇后》:「八年,乃作飛書以陷竦,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也作「蜚條」。
大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舉前進、快速前進。《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卻說靈起兵長驅大進,已到沛縣東南,紮下營寨。」
太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亶父。初居豳,為戎狄所侵,遷於岐山之下,定國號為周,及武王有天下,追尊為「太王」。《文選.干寶.晉總論》:「以至於太王,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杖策而去之。」也作「大王」。
逆天違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天道常理。漢.荀悅《前漢.卷一二.前漢孝武皇帝三》:「身滅祀絕,為天下笑,天以吳眾不能成功者何?誠逆天違理而不見時也。」也作「逆天背理」、「逆天悖理」、「逆理違天」。
通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投交名帖求見。古時將姓名寫在木片或竹片上,拜訪他人時,投遞之以表示自己的身分,一如現今名片。《史記.卷八.高祖本》「乃紿為謁」句下唐.司馬貞.索隱:「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穀也。」唐.李商隱〈為同州張評事謝聘錢啟〉:「辦裝無闕,通刺有期。」
天貺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的六月六日。宋時以為這一天有天書再降的祥瑞,故定為「天貺節」。《宋史.卷八.真宗本三》:「丙申,詔以六月六日天書再降日為天貺節。」
太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王的嫡長孫,即皇孫。也指帝王在太子死後,另行冊立太孫,作為預定的皇位繼承人。《漢書.卷一○.成帝》:「宣帝愛之,字曰太孫,常置左右。」《舊唐書.卷五.高宗本下》:「漢、魏已來,皇太子在,不立太孫,但封王耳。」
敗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敗的軍隊。《史記.卷七.項羽本》:「至滎陽,諸敗軍皆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