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15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棄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物。《老子》第二七章:「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唐.杜甫〈舟出陵南浦奉寄鄭少尹〉詩:「百年同棄物,萬國盡窮途。」
風波平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地風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地風波」典源作「平地波瀾」。「平地」,平坦的地面,此有忽然、無緣無故的意思;「風波」,比喻人事的變化。「平地風波」是用來比喻突然地起了事故或變化,這句成語出自於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七,借瞿塘峽的艱險,來抒發對世間人情的感慨。瞿塘峽為長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湍急,處處可見礁石險灘,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劉禹錫從瞿塘峽險惡的地勢,聯想到世間的人心,感嘆瞿塘峽的艱險明顯可見,而人心的凶險卻是防不勝防的,猶如那看似一般的平地,卻無端地掀起巨大的波瀾,令人感慨。後來「平地風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突然發生事故或變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折疊。唐.元稹〈陵三夢〉詩:「分張碎針線,襵疊故幈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位在浙省紹興市轄嵊州市北。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二.浙四.紹興府》:「嶀山在(嵊)縣北四十里。《輿地志》:『……嶀、嵊二山參差相對,為絕勝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衣。《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中,遺余褋兮澧浦。」唐.皮日休〈九諷系述.捨慕〉:「以兗衣為褋兮,以黎邱為墟。」
逢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遇到。唐.杜甫〈南逢李龜年〉詩:「正是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涕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涕和眼淚。《禮記.檀弓上》:「主人深衣練冠,待于廟,垂涕洟。」清.夏敬觀〈八聲甘州.聽愁霖一陣打窗來〉詞:「擁涕洟入海,楚夢總無邊。誰管湯湯水?漸蹴吳天。」也作「涕泗」。
吞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咀嚼而大口吃下。如:「傳說裡的蛟龍常吞吃來往的船客。」《水滸傳》第六五回:「張順聽了這話,恨不得一口水吞吃了這婆娘!」
大羅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指最高的天,即仙界。唐.王維〈送王尊師歸蜀拜掃〉詩:「大羅天上神仙客,濯錦頭花柳春。」
全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局,整個局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八回:「恰好有萬把銀子藥材,裝到下來的;行家知道了,便發電到沿各埠,要扣這一筆貨;這一下子,可全局都被牽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