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6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12.5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門第相當。引申為夫妻配合之義。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元.無名氏《雲窗夢》第二折:「夫人自有夫人分,百年誰是百年人,尋這白頭的對門。」
通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學多聞,言行可資效法的讀書人。《後漢書.卷三六.賈逵傳》:「逵所著經傳義詁及論百餘萬言,……學者宗之,後世稱為通儒。」《儒林外史》第八回:「俗語說得好:『與其出一個斲削元氣的進士,不如出一個培養陰隲的通儒。』」
背生芒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背上長了芒刺,喻畏忌安。見「芒刺在背」條。01.《三俠五義》第一一二回:「適才聽智兄之言,覺得背生芒刺,是早些換的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煮。《楚辭.宋玉.招魂》:「胹鱉炮羔,有柘漿些。」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一.獸部.熊》:「其足名蹯,為八珍之一。古人重之,然胹之熟。」
逐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月、每月。如:「帳目應逐月整理核算,以免到年底總結算時龐雜清。」
否終而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寡人之意!」於是大夫種、范蠡曰:「聞古人曰:『居不幽,志不廣;形不愁,思不遠。』聖王賢主,皆遇困厄之,蒙不救之恥。身拘而名尊,軀辱而聲榮,處卑而不以為惡,居危而不以為薄。五帝德厚,而(無)窮厄之恨,然尚有泛濫之憂。三守暴因之辱,不離三獄之囚,泣涕而受冤,行哭而為隸1>,演《易》2>作卦,天道祐之。時過於期,否終則泰。……夫吉者,凶之門。福者,禍之根。今大王雖在危困之際,孰知其非暢達之兆哉?」 〔注解〕 (1) 隸:古代稱地位卑賤或供人役使的人 (2) 演《易》:相傳周文王被商紂王囚於羑(|ㄡˇ)里時,曾取法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演《易經》而窮究天人之理,推伏羲八卦而為六十四卦,並作卦辭和爻...
擊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敗、攻破。[例]他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將題一一克服。
補殘守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逢場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逢場作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逢場作戲」原指江湖賣藝之人到了可以表演的地方就開場,在《景德傳燈錄》中描述鄧隱峰辭別道一禪師,禪師問他要去哪裡,他說去石頭大師之處,禪師告訴他:「石頭路滑。」意思是從石頭大師那兒很學到東西。鄧隱峰卻回答說:「竿木隨身,逢場作戲。」「竿木」是架野臺的木材,江湖藝人隨身攜帶,遇到適合的場地就可以架臺開演,在禪宗語錄中多指悟道不拘時間地點。之後「逢場作戲」又引申出藉著機會遊戲一番。如:宋.蘇軾〈南歌子.日簿花房綻〉詞:「借君拍板與門槌,我也逢場作戲莫相疑。」這闋詞是蘇軾有天帶著歌妓去拜見大通禪師,見大通禪師臉色不悅,便作這首小詩讓歌妓吟唱。其中「逢場作...
脫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困境。如:「國父倫敦蒙,經人相救,最後終能脫困。」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