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議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戰國互相商議恢復和平、秩序。
|
鏤心刻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東海郡太守。
(5) 愆:音ㄑ|ㄢ,過失、罪過。
(6) 冰炭:冰冷炭熱,二物不能相容。喻內心交戰。
|
直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民國初年由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等人所領導的北洋軍閥派系之一。[例]民國九年,北洋軍中以曹錕為首的直系與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交戰,史稱「直皖戰爭」。
|
孫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為孫武之後。學兵法於鬼谷子,同門龐涓嫉而斷其足,欲使其隱而勿見;後得齊威王賞識,任為將軍。齊、魏交戰,困龐涓於馬陵,萬弩俱發,涓自剄而死,於是聲名大噪。
|
翫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人質,仇怨就更深了。公孫瓚雖然幾次和袁紹交戰都吃敗仗,但還是持續出兵攻打,劉虞一方面擔心他用兵無度,任意發動戰爭,一方面又怕他勢力過大掌控不住,所以不讓他再度出兵。就這樣兩人結怨愈來愈深,最後劉虞發兵攻打公孫瓚,結果兵敗,被誣陷想要謀反而遭處斬。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窮兵黷武」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恣意運用兵力,發動戰爭。
|
傳檄而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布曉喻的文書即可平定其地。形容威勢強大,不需交戰就能使對方屈服。《周書.卷一九.楊忠傳》:「吾出其不意,以奇兵襲之,彼怠我奮,一舉必克,則安陸不攻自拔,諸城可傳檄而定也。」《三國演義》第四一回:「獲操則威震天下,中原雖廣,可傳檄而定。」
|
戰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統一止,因《戰國策》一書而得名。此一時期,因周室衰微,列國互相交戰爭雄,最後由秦併滅六國,統一天下,結束紛擾的局面。
|
出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稱將士上陣作戰。《薛仁貴征遼事略》:「一將出馬交戰數合,莫離支刀劈敬德,敬德閃過。」《三國演義》第二回:「張寶遣副將高升出馬搦戰。玄德使張飛擊之。」
|
紙上譚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壁自守,秦懼不敢加兵,後趙王受秦反間計,以趙括代之,趙遂大敗。
(8) 固壁不戰:堅守壁壘,不出兵交戰。
(9) 數:音ㄕㄨㄛˋ,屢次。
(10) 趙王:此指趙國國君趙孝成王。
(11) 閒:通「間」,謠言。
(12) 趙括:戰國時趙國人,生卒年不詳。趙國大將軍趙奢之子。
(13) 將:音ㄐ一ㄤˋ,大將軍。
(14) 膠柱而鼓瑟:比喻頑固而不知變通。見「膠柱鼓瑟」。
(15) 當:匹敵、相抗衡。
(16) 難:音ㄋㄢˋ,辯駁。
(17) 死地:生死搏鬥的境地。
(18) 易言:說得很輕鬆、容易。
|
不知所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一個國家有了好多位君主,我真不知該聽從誰的命令才好!」典源又見《左傳.宣公十二年》。言楚國與晉國交戰,楚莊王見到晉軍聲勢浩大,本想退兵,但是臣子伍參力主迎戰,並分析敵情說:「晉國的執政者是新上任的,不能發布號令。他的副手先縠剛愎不仁,不肯聽從命令。晉軍的三個統帥無法專權行事,想聽命又沒有上司下令,如此一來,大軍該聽誰的命令才好呢?所以這次戰役,晉軍必敗。」「無所適從」在此亦為不知聽從誰才好的意思。後來「無所適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多用來比喻處理一件事卻不知如何是好。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