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宿命齒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宿命齒虎是美洲齒虎的一種,它最特殊而注目的特徵,便是它那一對鋒利如短般的上犬齒,讓我們不難想像當時它是何等兇猛威武,憑藉懾人的利齒,令其他動物望之喪膽。 齒虎的體型與現代的非洲獅大致相當,結構壯碩,嘴巴可開張至120度,使得那一對碩長利牙能夠刺穿獵物。在肩部與頸部之間有強大的肌肉牽拉,如此一來,不但能夠撐起它那巨大沈重的頭部,也可產生強勁的向下刺戳力。從橫切面來看,齒虎的利齒略呈弧形,以增加咬合強度,也可減少刺咬獵物皮肉的阻力。沿著利齒後側周緣,形成如牛排刀的鋸齒狀 ,使得在切割獵物身上的皮肉時更為容易。 齒虎的前肢強壯,尾巴短小,奔跑速度並不快,顯然它並不是靠速度來捕捉獵物,而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唐時稱門以南的蜀中地區。就唐首都長安而言,四川位於門山外,故稱為「外」。唐於此置南道。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外忽聞收薊北,初聞涕泣滿衣裳。」
拜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許荊兄子世曾報仇殺人,仇人持欲殺世,途遇荊,荊解長跪,願以身代世死,仇人以荊賢,不敢相侵,亦解而去。典出《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許荊傳》。後比喻息事寧人。《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公不謀聲訓而楚夏移情,故能使解拜仇,歸田息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
2.一種古代武舞曲的名稱。相傳自西域傳入。《文獻通考.舞部》:「謂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裝空手而舞。」
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擊的競技活動。由西洋人中古世紀的術演變而來,主要動作以刺為主,具有姿態優雅、技巧精湛的藝術性。其方式是將人體畫定範圍,擊手必須刺中此一範圍,才算一次有效攻擊。比賽時,選手均穿著一種金屬與棉織的合成衣,頭戴網狀金屬面罩,以保護身體。比賽用的長,分為鈍、銳和馬刀三種。擊運動能夠培養敏捷反應、冷靜思考與優雅的風度,目前已逐漸受到國人的喜愛。
合珠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指龍泉、太阿雙會合而化為龍的故事。參見「化」條。珠還,指合浦太守孟嘗使流入交趾地界之珠皆復還的故事。參見「合浦珠還」條。合珠還比喻失而復得。明.陳與郊《文姬入塞》:「只是今日哩,合珠還,也顧不得許多了。」
魚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周代故事戲。敘述春秋時專諸以魚腸刺殺吳王僚,協助公子光立為王的故事。也作「魚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底端有一段可握於手中以便於擊刺的柄。
齒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史前時代的哺乳動物,食肉目貓科齒虎亞科。形狀與現在的虎相近,上顎有一對狀如曲的犬牙,生存於第三紀末至第四紀初。其化石散見於非洲、歐洲、南北美洲,中國大陸也有發現。
明鎗容易躲,暗最難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公開的攻擊比較容易對付,暗中的攻擊難以提防。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齣:「待我到丞相跟前去,背他一場是非,叫他明鎗容易躲,暗箭最難防。」也作「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