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8.70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青花人物紋如意耳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圓口,細直頸,溜肩,扁圓腹,橢圓足,平底微凹,頸附雙如意弓形耳。頸畫蕉葉紋一周,上下加飾青線七道,肩及底邊各畫仰覆蓮瓣紋一周,腹部主紋則繪山水園景,一面三人,一面二人,各持樂器,歌舞其間;樂人面貌、服飾皆異族相。青花濃重,多處帶褐綠及鐵褐疵斑,斑處微下陷。白釉泛青,耳邊聚釉處則顯湖綠色。胎骨勻輕,質堅細膩,胎釉一線呈淺橘色。 扁又稱抱月瓶,其型制仿自中東,但裝飾紋卻為中國式樣,山水風景畫的繪法為傳統水墨形式,只是人物為外邦異族。明代永樂開始,青花瓷器裝飾擺脫了元代繁複細密手法,注重留白的視覺效果,白地青花更顯其清麗風格,世稱明代官窯「永樂人少」,此為永樂官窯中無論釉色、繪畫都極為精妙的一幅山水人物圖畫。
邢窯 白瓷穿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邢窯位於河北省內丘、臨城一帶,是唐代北方生產白瓷的著名窯場。邢窯白瓷的胎質細緻,釉色潔白純淨,有如銀、如雪的美稱,觀看眼前的這件穿帶,你是否能感受到古人所說的這種特質?   穿帶是唐代人常見的盛水器皿,其中又以邢窯白瓷的製品最多,它的造型類似於北方遊牧民族隨身攜帶的金屬或皮質的水。在身的兩側有微微向內的凹槽,凹槽上下各貼附了兩對耳,供作穿繫繩索之用。邢窯的窯址與北方遊牧民族活動的區域相去不遠,這種造型的瓷器或許就是針對這個地區的遊牧民族所製作。    
寶石紅釉僧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沿呈三階漸高邊,形似僧伽帽,故名。尖流,扁把,把兩端刻如意形飾,一端貼於腹間,一端貼於帽沿並有突棱豎起與口沿平立。直頸,碩腹,圈足,附寶珠鈕蓋,蓋面三層呈傘狀,一邊有繫孔,一邊凸出與流口密合。器外通體施紅釉,釉色鮮紅並帶類似橘皮上的針孔氣泡眼,口、足、帽沿邊等出筋處,呈現白邊,內部及底白釉泛青。胎骨勻細,圈足露胎,細膩潔白,間帶鐵質斑點。器無款,底刻乾隆御製詩:「宣德年中製,大和齋裡藏。撫摩欽手澤,吟詠識心傷。潤透硃砂釉,盛宜沆瀣漿。如云僧帽式,真幻定誰常。」「乾隆乙未仲春御題」鈐印二:「古香」「太璞」。另僧帽座上亦刻有「雍邸清玩」款識,可見其受雍正、乾隆兩位皇帝的賞愛。宣德寶石紅為世所稱,口、足或轉折棱邊常見留一道「燈草邊」白邊,為紅釉普見現象。寶石紅僧帽,深受清宮帝后喜愛,清佚名畫「胤禛妃行樂圖」之四幅中,雍正妃傍的立櫃格上即置有寶石紅僧帽,與其他青銅器、汝官窯等器陳列一起,其珍貴可想而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瓢器是以不同形狀的葫瓜乾燥製作而成的。其種類和功用為水瓢、盛水器、盛物器之用途。瓠器製作相當簡便,保存也不易,故是日常生活之消耗品。
馬來小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殼呈花朵狀,灰色或白色,由六片殼板組成。蓋板白色,表面光滑。成體殼底直徑達5-10mm。
小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方齋,清王錫祺藏書室名。錫祺(1855-1913)字壽萱,江蘇清河人,18為邑諸生,屢試不第,入貲為郎,分刑部廣西司。性敏異,喜度曲,尤淫於書,圖籍縱橫,丹黃不去手。蒐集各國行政之書、輿地之紀以及輶軒使者所錄,編印為〔小方齋輿地叢鈔〕,復采前人未刊遺書,鉛活字印為〔小方齋叢書〕。錫祺家本豐饒,然不善治生,民國2年客遊落魄以卒,年59。
網紋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外型與紋藤近似,但體殼上的紋路呈網狀,不同於紋藤。成體殼底直徑達15mm。
花莢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灌木;冬芽無鱗片;小枝被星狀毛。葉膜質,長橢圓狀心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5 cm,先端漸尖,細鋸齒緣至近全緣,上表面光滑,下表面脈上被星狀毛,側脈4-5對;葉柄長10-40 mm。花紅色。果紅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煮開水或泡茶的器具。例:阿爸今晡朝晨上街,買轉來二隻當靚个茶仔。(爸爸今天早上上街,買回來二個很漂亮的茶。)
鳥嘴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20mm;整體赤褐色;下唇鬚彎向前方腹側,第三節端部漸尖;前翅略狹長,頂角尖突,外緣向外弧形彎曲,內緣近基部與進臀角端各向外突出,兩者分別之內側段呈直角狀,翅身近中段縱向翅脈及頂角斜向翅身中段各有一條深棕色而外摻淡褐色的明顯細線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