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793.9757 ms
共 54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走讀(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讀係指大陸地區學生按規定到學校上課,並參加全部就學活動,但不在學校住宿的一種就讀方式。
學生全部走讀的學校稱為「走讀制學校」,非走讀制學校也有招收部分學生實行走讀的。實行走讀方式就讀的學生稱為「走讀生」,是與「住校生」相對而言的。中小學生實行走讀的居多。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一般都由學校提供住宿。直到一九八○年代初,才有一部分城市裡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招收一定數量的走讀生。 由於學生走讀,學校可以免去或減輕修建學生宿舍的負擔。學生就近入學,經濟負擔也較輕,而且除不在校住宿外,其他各方面與住校生享受同等待遇。自一九八○年開始,為充分發揮高等學校的教學潛力,各大學部可在... |
〔學習指導要領〕(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本的〔學習指導要領〕,相當於我國的課程標準,是文部大臣以文部省公告的方式公布學校課程基準。其種類分為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盲校、聾校及養護學校等六類。就盲、聾、養護學校而言,又分為小學、中學及高中各個階段;而養護學校,則再區分為精神薄弱者,肢體殘障者及病弱者之課程標準。
〔學習指導要領〕的法源依據,係〔學校教育法〕及〔學校教育法施行規則〕。惟法律所規定的僅是基本事項,有關課程基礎事項,則規定在〔學習指導要領〕之中。以小學的課程為例,前者規定課程的編成、上課時數、課程編成的特例、修讀困難各學科的學習指導、課程修完和畢業的認定、畢業證書的授予等;而〔學習指導要領〕則規定學科... |
[一九八八年教育改革法案](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該法又稱[貝克改革法案],是英國保守黨執政時,為教育科學部國務大臣貝克(Kenneth Baker)在任內提出,國會在一九八八年七月通過的一部教育改革法令。法案內容包括城市技術學院的設立、大學經費補助機構的改組、擴大中小學學生家長的選擇權、引進學生貸款制度、加強學校的地方財務管理,以及國定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等。這些改革內容都是保守黨政府自一九七九年長期執政及柴契爾夫人(M. Lady Thatcher)領導下,其教育科學部幕僚的心血結晶。法案內容包括四大部分,二百三十八條條款。第一部分為「學校」,包括課程、入學辦法、經費和教職員、中央直接補助學校和其他等五章;第...
|
方格法(水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準測量時先將測區分為若干等大之方格網,方格之大小視需要而定,通常為10公尺至20公尺。在方格交點處釘以木樁,編以號碼,並用直接水準方法,測出各交點之高程,此法亦稱面積水準測量法。應用面積水準測量成果插繪等高線,為野外實測等高線方法之一。作業時,先在圖紙上按比例尺繪出對應之方格,並註明交點之高程,然後按內插法原理插繪等高線。若格內某處有特別凸起或下陷之地,則自各交點用尺量出其位置,並測出其高程,以為插繪等高線之依據。附圖為方格法測繪等高線之一例,其等高距為0.5m。將插繪等高線之方格網圖,加測地物之關係位置,則為大比例尺地形測量。又因此項成果尚可用以計算土方,故各種建築基地之整地工程多用之。上...
|
白鼻心(果子狸、烏腳黑、茅尾烏腳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aguma larvata (C. E. H. Smith, 1827)
頭部大部分黑色,由額至鼻端有1明顯之白帶,寬約1公分,眼之周圍及顏面部之外圈亦為白色,後頸、肩、四肢之下部灰黑色,喉淡黑色。具肛門腺。頭軀幹長50.8~76.2公分,尾長50.8~63.6公分,體重3.6~5公斤。
巴基斯坦、喀什米爾、印度、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中國大陸東部和南部、海南島、台灣。
棲息在森林與灌叢,夜行性,喜樹棲生活,亦會在地上覓食,雜食性,以果實、昆蟲、陸生軟體動物、小型脊椎動物為主,活動範圍約3.7平方公里,一天活動距離約620公尺;通常單獨活動,一年2次生殖季,分別為早春和晚秋,一胎1~4隻仔,以3仔最為常見,懷孕期60~62天,9天睜眼,3個月達成體體型,圈養下最長壽命為20年。在台灣普遍分布全島丘陵地區,最高可達2,500公尺,綠島、蘭嶼亦有分布。台灣的養殖場資料指出,1~9月為交配期,4月為高峯;3~10月為生殖期,6月為高峯。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肉目(Order Carnivora)
靈貓科(Family Viverridae)
|
廿字真言(天帝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廿字真言,不但是天帝教教徒的人生守則,而且放諸四海皆準,人類若能以此廿字為人生守則,時時觀照自己,關懷別人,發揮「不為自己設想,不求個人福報」之精神,則人類社會必定安定祥和。茲將廿字真言分述如下:
「忠」-中心為忠,良心放在中間,正大光明做人做事,竭盡心力,腳踏實地,正直無私,忠於良心,忠於國,忠於家,忠於朋友,忠於事事物物! 「恕」-存心忠厚,將心比心,兼恕萬物,以寬宥、原諒之心待人。 「廉」-凡事要堅守四知之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細心省察,不拿不應得之財物,以廉潔為本。 「明」-做人要通達事理,怯除貪慾,看破「酒」、「色」... |
紙芝居(日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紙芝居」乃日本在明治年間盛行的紙娃娃木偶戲。在「紙芝居」盛行前的江戶時代末期,幻燈片和放映機由荷蘭傳入日本,當時將連續的動作描繪在幻燈片,利用數臺放映機,一人操作一臺,配合數人的臺詞說明,放映在長布幕上的表演會,極為盛行,在當時的江戶(東京)稱之為「描寫畫」,而在大阪則稱為「錦影畫」,以說書場或遊船的客人為對象而表演。直到一八九七年左右,收入少又費人手的「描寫畫」表演會沒落,促使業者轉以線操作的木偶戲為主流,因而描繪幻燈片的師傅失業。相傳當時有位姓名不詳的描繪師將幻燈片的人物故事畫面,描繪在小圓紙扇的兩面上,利用這些小圓扇取代幻燈片,並由一人單獨變聲出各人物的不同臺詞來表演。而看了說書場...
|
金梭魚(尖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phyraena barracuda (Walbaum, 1792)
為本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大到170公分,40公斤。第一背鰭棘5;軟條9;臀鰭棘2;軟條7或8;側線鱗69~84;鰓耙1枚。體銀白而體上半部帶有淡黑色斜斑;體下半特別後半或散有黑圓點。第二背鰭、臀鰭及尾鰭黑色;尾鰭上下葉尖端白色。
東非及紅海到夏威夷及Tuamotu島弧。幼魚常分布在近沿岸,有時出現在紅樹林、河口,成魚則在離岸較遠的大洋或礁區。台灣南部及東部海域數量較多。
金梭魚為溫帶及熱帶中表層洄游魚類,多半單獨,或三五成群游動,本種魚常呈大群洄游在較外海之水層中,其幼魚則可出現在河口或沿岸灣區或珊瑚礁區。屬魚食性,生性凶猛,為除鯊魚之外,另一種可能對潛水人員有危險及攻擊性之魚種,過去曾有傷人之記錄。
可供食用,唯產量不高。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鯖亞目(Suborder Scom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金梭魚科(Family Sphyraenidae),Barracudas
|
涵容能力(同化能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繼續維持系統平衡不受破壞的先決條件下,自然或生態系統可承受來自外部或內部之最大污染負荷量稱之為系統的涵容能力。透過自然之物理、化學及生物作用,水、空氣及土壤等環境或系統均具有涵容污染負荷之能力,此一能力隨污染物之不同而異。實務上,根據水污染防治法,涵容能力是指在不妨害水體正常用途情況下,所能涵容污染物之總量(totalmass)。
|
認知失調(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要點為:個體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行為和諧一致,但是當兩者不一致時即失去平衡,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另一種情形是,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衝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故認知失調具有動機作用,同時也是近代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認知失調論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上主要有兩種典型:(1)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個體經常需要在多種選擇中做決定,在決定之後,也許會發現所選擇的... |
![]() |
貓頭鷹博士